诈骗多少金额可以判刑

更新时间:2021-10-31 16: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所谓的诈骗罪,也就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作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又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来骗取他人的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现实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对于诈骗罪,一定要加以警惕,那么,诈骗多少金额可以判刑?找法网小编将会为你详细分析一下!
一、

诈骗多少金额可以判刑

  诈骗罪金额达到3000元以上就可以判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

诈骗多少金额可以判刑

二、

什么是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

诈骗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违法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已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

  以上是一篇关于“诈骗多少金额可以判刑”方面的介绍,主要介绍了诈骗多少金额可以判刑,除此以外,还有诈骗罪的概念以及诈骗罪的客体要件。与此同时,对于诈骗罪,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建议当事人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诈骗洗钱金额量刑多少钱
针对诈骗洗钱行为的量刑问题,其核心在于诈骗金额的大小及相关情节。一般而言,若涉及金额较大,将可能面临三年以下的刑罚;若涉及金额巨大或存在严重情节,将可能处于三到十年的刑罚;若涉及金额特别巨大或有特别严重情节,则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时,可能还会面临罚金或没收财产等处罚。具体量刑需结合实际案情进行判定。
构成信用卡诈骗的金额标准是多少
信用卡诈骗行为若达到五千元以上金额,将可能面临法律追究,包括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可能包括有期徒刑和罚金等处罚。同时,还需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处理此类案件时必须依法进行,确保公正合法,综合考虑案情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