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更新时间:2021-10-27 15: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伤残鉴定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主要的鉴定范围,包括工伤事故引起的伤残、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意外伤害导致的伤残以及打架斗殴发生的伤残等等,需要到具有相关资质的鉴定机构鉴定,那么,智力残疾等级评定标准是什么?找法网小编下面将为你一一介绍!
一、
智力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智力残疾鉴定标准: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IQ值在20以下,适应行为水平极度缺陷;二级智力残疾(重度):IQ值在20——34,适应行为水平重度缺陷;三级智力残疾(中度):IQ值在35——49,适应行为水平中度缺陷;四级智力残疾(轻度):IQ值在50——69,适应行为水平轻度缺陷。

二、
什么是伤残鉴定
伤、残鉴定是指伤后伤残程度鉴定。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一般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根据医院提供的相关入院记录或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残疾鉴定。
伤残鉴定与刑事案件中的伤情鉴定在诸多方面存在显著不同。
伤残鉴定标准是由国家统一规定一个标准,再由地方按标准去实施,以维护伤残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
伤残鉴定的赔偿标准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十级伤残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20年再乘百分之十。
这篇文章介绍了关于“智力残疾等级评定标准”方面的内容,找法网小编主要介绍了智力残疾等级评定标准,从分析可以得知,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的标准来进行评定,除此以外,对于伤残鉴定的概念以及伤残鉴定的赔偿标准方面的法律问题,建议找一下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智力残疾鉴定标准
智力残疾鉴定依据IQ和适应行为。具体操作为:
1. 由专业医疗机构进行IQ测试;
2. 根据IQ值和适应行为水平确定残疾等级;
3. 依据鉴定结果,申请相应残疾证或法律援助;
4. 根据《民法典》规定,确定民事行为能力,由法定代理人代理相关行为。
残疾等级的评定标准是什么,如何评定?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一般是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伤残的等级,可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一级伤残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二级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等。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对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况等专业性较强的检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委托专门机构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应当由鉴定人签名。
怎么确定残疾人等级?
一、残疾人怎样分级
1、残疾类别有6种,具体如下:
(1)视力残疾:分盲和低视力两类;
(2)听力残疾;
(3)言语残疾;
(4)智力残疾;
(5)肢体残疾;
(6)多重残疾:凡是两种以上残疾的为多重残疾。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二、精神残疾类别划分有什么
1、精神残疾一级:适应行为严重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与人交往,无法从事工作,不能学习新事物。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的支持,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
2、精神残疾二级: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照顾者的简单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3、精神残疾三级: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偶尔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
4、精神残疾四级: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