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宣判到执行死刑要多长时间

更新时间:2021-10-15 16: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以前我国的社会治安也是很差的,大力整顿之后才有所好转,如今已经变得非常好了。如果做出违背国家法律的事情那么是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的,有的还涉及刑事处罚甚至是死刑,我国已逐渐减少对死刑的使用,但是死刑毕竟还是剥夺了人的生命,应该严格限制。那么从宣判到执行死刑要多长时间?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一一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从宣判到执行死刑要多长时间

  被判死刑一周以内被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从宣判到执行死刑要多长时间 

  二、执行死刑后的处理

  1、执行死刑完毕,应当由法医验明罪犯确实死亡后,在场书记员制作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包括执行死刑前后照片)及时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

  2、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3、执行死刑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办理以下事项:

  (1)对于死刑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属嘱托等内容的,将遗书、遗言笔录交给家属,同时复制存卷备查;涉及案件线索等问题的,应当抄送有关机关;

  (2)通知罪犯家属在期限内领取罪犯尸体;有火化条件的,通知领取骨灰。过期不领取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关单位处理。对于死刑罪犯的尸体或者骨灰的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卷;

  (3)对外国籍罪犯执行死刑后,通知外国驻华使、领馆的程序和时限,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三、

不适用死刑的情况有哪些

  不是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不适用死刑,而且对于未成年人和怀孕妇女以及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合使用死刑。

  1、适用条件限制。刑法第48条第1款:“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谓罪行极其严重,是犯罪的性质极其严重、犯罪的情节极其严重、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极其严重的统一。

  2、适用对象限制。刑法第49条:“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典第49条增加1款作为第2款: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3、适用犯罪性质限制。《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很少适用过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

  4、适用程序限制。刑法第48条第2款:“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关于死刑案件核准问题的决定》规定,因杀人、抢劫、强奸、爆炸、防火等罪行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核准,不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5、执行制度限制。刑法第48条第1款:“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从宣判到执行死刑要多长时间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们可以了解到按照规定对于被判死刑一般是一周以内被执行的,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希望大家可以明白。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法院判决死刑后多久执行,如果法院判了一个人死刑,请问多久会执行?
你好,我国的刑法规定,作出死刑判决宣告后,从犯罪分子接到判决书那天起的10天有权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判决宣告到犯罪分子收到判决书的时间是五天。所以死刑犯实际上有15天的上诉期。但是如果死刑犯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的话,上诉期满之日起3日内,作出死刑判决的法院会把相关的材料上报到上一级人民法院。你是遇到什么案件了?已经判决了吗?详细情况可以与我进一步沟通,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8分钟前
建议您立即核实云南信托短信内容,确认是否存在未结清贷款,防止遭遇诈骗或信息泄露风险。如有疑问,可咨询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3分钟前
建议在平台公开咨询,以便更全面解答您的法律问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