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劣药罪立案追诉标准
更新时间:2021-10-14 18:1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对于药品的生产是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的,需要严格保证药品的质量,如果生产销售劣质药是很可能会构成犯罪的,严重的可能会构成生产销售劣药罪的,那么,生产销售劣药罪立案追诉标准是怎样的?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
生产销售劣药罪立案追诉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劣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成人员轻伤、重伤或者死亡的;
2、其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本条规定的“劣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和按劣药论处的药品。
二、
生产销售劣药罪的构成要件
1、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客体方面
本罪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包括公民的健康权利。
2、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所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主要指造成用药人残疾或者其他严重后遗症,或因服用劣药延误治疗,致使病情加剧而引起危害、死亡等严重后果。
3、生产、销售劣药罪的主体方面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4、生产、销售劣药罪的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故意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行为人明知其生产或销售的是劣药而且其生产或销售劣药的行为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结果;二是行为人对上述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放任的心理态度,即本罪只能由间接故意构成。如果行为人对严重危害的结果采取积极追求的态度,构成其他更为严重的犯罪。从司法实践中看,本罪大多具有牟取利益的目的,但法律没有要求构成本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无论出自何种目的,均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三、
生产销售劣药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二者除犯罪主体不同外,在客观方面也有所不同。生产、销售劣药罪在客观上有生产、销售行为;而诈骗罪的行为人利用欺骗的手段,把根本不具有药品效能的物品当作药品诈骗钱财,甚至不考虑其外观和包装。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生产销售劣药罪立案追诉标准的内容,生产销售劣药罪是有一定的立案标准的,对于达到立案标准的是需要依法进行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生产并销售劣药罪立案标准有什么
涉嫌生产销售劣药罪立案标准:
1. 生产销售劣药导致人员轻伤、重伤或死亡的情况;
2. 其他因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这里的“劣药”指的是药品成分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以及被视为劣药的药品。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不等的刑罚,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的罚金,或没收财产。后果特别严重时,处罚更为严厉。此处所指的劣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关于劣药的定义。
生产并销售劣药罪立案标准有哪些
生产并销售劣药罪的立案标准:
1. 因其生产配制、销售劣药的行为,致人轻伤、重伤或死亡的;
2. 因其生产配制、销售劣药的行为给他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
符合以下任一情形,应立案追诉:
1. 造成人员轻伤、重伤或者死亡的;
2. 其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本条规定的“劣药”,是指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和按劣药论处的药品。
销售劣药罪立案的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销售劣药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 行为人销售劣药,造成人员轻伤、重伤或者死亡的,或者造成消费者轻伤或者重伤等其他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的,应予立案追诉。
2. 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劣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