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行为人侵犯名誉权要件
更新时间:2021-10-13 10:1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的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也是不断的增长的,那么对于一些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该如何认定呢,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法律对此是怎么规定的。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认定行为人侵犯名誉权要件,希望可以解决大家的相应的问题。
一、
认定行为人侵犯名誉权要件
1、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主观有过错是指行为人对于他人名誉权受侵害的事实主观上存在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2、行为人行为违法
3、存在损害后果
4、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之间有因果联系
二、
如何维护名誉权
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可以要求侵权人终止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也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起诉。
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诉讼是维护自己权利的合法方式,也是名誉权权利内容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三、
如何确定名誉权纠纷的举证责任
(一)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二)证明侵权事实存在的证据
1、被告侮辱或诽谤原告的证据,如有侮辱性语言或与事实不符的文章、大、小字报、公开信件。
2、文章内容涉及到的事实真相的证据,如学历证明等。
综上所述,根据法律的相关的规定,对于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的构成要件有,侵权行为,损害后果,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联系,行为人的主观有过错的四个要件来证明。此内容仅供参考,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认定行为人侵犯名誉权要件,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或者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表现,一般什么情况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侮辱行为: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的表现形式有:(1)以口头语言或动作(非暴力)侮辱他人。(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3)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诽谤行为:
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的表现形式有:(1)语言诽谤。如通过口头语言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2)文字、漫画诽谤。如通过撰写文章或绘制漫画,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新闻报道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损,则应视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新 闻报道存在一些差错也在所难免,故新闻报道中出现一般性的失实,可不作侵害名誉权处理。只有在新闻报道中严重失实并致他人名誉受损时,才视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4、评论严重不当:
评论严重不当,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评论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情形。评论严重不当,且致他人名誉受损时,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基于言论自由的理 念,对评论予以苛责也不合适。因此,如果评论仅仅是用语不当或遣词造句不确切,且无故意或过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和用语时,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