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的量刑情节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10-23 14: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法律能够指引我们正确的行为规范,惩罚一些坏行为,对于处罚,对应的量刑情节也不是不一样的,那么你知道法定的量刑情节有哪些吗?相信很多人不了解。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相关的法律知识,欢迎阅读。
一、

法定的量刑情节有哪些

  我国法定的量刑情节有:累犯、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等法律都规定了量刑情节。1、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2、其他主犯,按照其参与的或者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2、对于累犯,应从重处罚。3、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

二、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三、

罚金的缴纳方式有哪些

  罚金的缴纳方式是罚金刑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根据修订的刑法第53条的规定,缴纳方式有:

  (一)自动缴纳。指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犯罪分子能够按时、自觉、主动地缴纳全部罚金。自动缴纳是实现罚金的最主要方式,能够反映出犯罪分子的悔罪态度和程度。笔者认为,犯罪分子的亲属自愿代替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也应当准许,同样视为具有悔罪表现。如果被判主刑,这种悔罪表现可作为减刑的条件。

  (二)强制缴纳。指人民法院规定的缴纳期限届满,有缴纳能力的犯罪分子不缴纳或不足额缴纳罚金,人民法院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强制犯罪分子缴纳。强制缴纳措施有查封、变卖财产、冻结存款、扣留收入等。笔者认为,对有缴纳能力期满未缴纳罚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在采取强制措施,变卖其财产或执行其钱款时,也应当扣除其拖延履行这部分罚金的利息,利息可以按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计算。只有这样,才能给拖延履行罚金的犯罪分子应有的惩处。因为有缴纳能力的犯罪分子期满不缴纳罚金,说明他们犯罪的主观恶性深,不具有悔罪表现。另外,拖延缴纳也给司法机关罚金刑的执行增加了难度。因此,对有缴纳能力而不缴纳罚金的犯罪分子在惩罚力度上应当和一时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犯罪分子有所差别。否则,就会影响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利于罚金刑的执行。

  (三)随时缴纳。指对于不能主动缴纳罚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其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这一方式有助于保证罚金刑的实现。追缴罚金,可以不受行刑时效的限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被判罚金的犯罪分子执行罚金刑,避免了犯罪分子隐匿、转移财产,逃避追缴罚金的侥幸心理,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罚金的执行。

  (四)减免缴纳。指在判决生效后,由于犯罪分子遇到了无法抗拒的天灾人祸,按原判决数额缴纳确有困难,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缴纳。笔者认为减免缴纳罚金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发生了不可抗拒的灾祸是减免罚金的前提条件;其次,缴纳原判决罚金确实有困难;再次,须经犯罪分子申请;最后,人民法院要查证属实。只有同时具备这几个条件才能考虑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罚金,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减少或免除。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的“法定的量刑情节有哪些”的相关内容,法定量刑情节是法律规定的,我们能够从当中去寻找一些规范,遵守这次规则,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懂或存在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我想了解一下,盗窃罪的酌定量刑情节有哪些
构成盗窃罪从轻量刑的情节有: 1. 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2. 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3.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可以予以从宽处罚。
请问刑法中量刑情节有哪些规定
刑法中量刑情节分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是审判量刑时决定刑罚轻重或者免除处罚的根据。一般包括从重处罚、从轻、减轻处罚、免除处罚。 酌定情节中,如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后的态度等,都是法官量刑时可参考的因素。 法定情节包括中止犯、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未遂犯、从犯、自首等。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时,应依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法律进行判处。 若犯罪分子具有法律上规定的从重或从轻处罚情节,应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刑罚。若具有减轻处罚情节,则应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即使不具有减轻处罚情节,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酌定量刑情节有哪些,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量刑酌定情节通常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常见的酌定情节包括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的场合以及与被害人的关系等。在决定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应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并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处。对于具有从重处罚或从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应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而具有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则应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且当法律设定多个量刑幅度时,应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对于没有减轻处罚情节但案件情况特殊的犯罪分子,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