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吞公款罪量刑标准

更新时间:2021-10-01 17: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国家机关、企业单位的高级管理权限比较高,其高权力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谋利益,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利用权力,挪用公款,因此我们就需要对这一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清吞公款罪量刑标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

清吞公款罪量刑标准

  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清吞公款罪量刑标准 

二、

挪用公款罪立案标准

  挪用公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超过3个月未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给他人使用。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数额认定。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六条规定: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

三、

挪用公款免刑事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若干问题的意见 不具下列情形的,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构成犯罪,在案发前已归还,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一)不如实供述罪行的;

  (二)不予退缴赃款赃物或者将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三)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的;

  (四)犯有数个职务犯罪依法实行并罚或者以一罪处理的;

  (五)曾因职务违纪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分的;

  (六)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等特定款物的;

  (七)受贿犯罪中具有索贿情节的;

  (八)渎职犯罪中徇私舞弊情节或者滥用职权情节恶劣的;

  (九)其他不应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清吞公款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具体根据实际案情决定。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清吞公款罪量刑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关于私人非法挪用公款的量刑标准梳理
私人挪用公款根据情节量刑。如数额较大且超三个月未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特别巨大处七年以上。若提起公诉前退还,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公务员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量刑因情况而异。一般犯罪情节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数额巨大且不退还,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处理方式需综合考虑案情。
公司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挪用公款罪量刑因情况而异。一般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特别巨大处七年以上。若及时退还,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者可减轻或免除处罚。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建议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改名是公民的权利,但是不能短期内多次改名
你好,我们可以协助你的劳动
您好,手机保持畅通,稍后去电解答。
您好,手机保持畅通,稍后去电解答。
你好,诈骗损失的依法不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是由司法机关直接追缴。既然办案机关如是说,等案件到检察院
李淼律师
李淼律师
2分钟前
什麼情況?什麼案件?什麼法律案件?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