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追诉期限与追诉时效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犯罪行为处于继续状态(犯罪分子实施的同一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接连不断的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那么借款追诉期限与追诉时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借款追诉期限与追诉时效

  1、一般情况下追诉期限的起算时间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即从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处于连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也就是说,犯罪分子连续实施同一罪名的犯罪(犯罪分子在一定时期,以一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追诉期限从其最后一个犯罪行为实施完毕时开始计算。

  3、犯罪行为处于继续状态(犯罪分子实施的同一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接连不断的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4、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一犯罪的追诉期限从后罪的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计算。这里对前罪和后罪是什么犯罪没有限定,无论重罪还是轻罪,前后两罪是否同一罪名,只要再犯新罪,前罪开始计算的追诉期限就中断,而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追诉期限与追诉时效

二、

追诉时效期限司法解释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条的规定: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追诉期限的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的计算与中断】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三、

物业费起诉时效是多久

  物业费起诉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借款追诉期限与追诉时效的法律知识。犯罪行为处于继续状态(犯罪分子实施的同一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接连不断的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是多久,追诉期限的计算方法有几种?
你好,《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追诉期限的计算方法: 1、一般情况下追诉期限的起算时间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即从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处于连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3、犯罪行为处于继续状态(犯罪分子实施的同一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接连不断的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4、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一犯罪的追诉期限从后罪的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计算。
挪用公款一般情节的追诉期限是几年
你好,挪用公款,如果法定最高刑是五年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
行政诉讼时效和追诉时效?
你好,行政诉讼一般都是六个月的时间呢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先保留好转账记录、交易详情等证据,和分转商城沟通,问清扣款原因。若对方态度不好或解释不清,可尝试找消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8分钟前
上午好,虽然合同上的卡号是错误的。但是只要你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这些是正确的。那么肯定不能直接置之不管
捷诉律师
捷诉律师
11分钟前
什么保险价值多少钱保单
代海侠律师
代海侠律师
15分钟前
您好:银行卡被止付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解决措施。具体如下:•逾期未还款:如果是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6分钟前
若在抖音被发身份信息且查抖音号无果,首先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截图、录屏等能证明身份信息被发布的内容。
邓开明律师
邓开明律师
17分钟前
即使小偷归还手机,其行为也构成盗窃。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