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决议的通过

更新时间:2021-10-02 12:2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当公司的发展一直是呈现良好趋势的时候,是会考虑是否去进行注册资本的增加的事情的,那么就需要了解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决议的通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决议的通过

  1、由股东会表决通过。新《公司法》第38条、第44条、第104条、第169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对增加公司资本作出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由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增加资本也必须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2、股东缴纳新增资本的出资。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时,股东认缴新增资本的出资,按照公司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缴纳出资的有关规定执行。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加注册资本发行新股时,股东认购新股应当按照公司法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缴纳股款的有关规定执行。

  3、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决议

二、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一个自然人或者一个法人也可以单独设立有限责任公司。

  2、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①公司名称和住所;

  ②公司经营范围;

  ③公司注册资本;

  ④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

  ⑤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⑥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⑦公司法定代表人;

  ⑧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此外,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公司住所。公司住所是公司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是法定的注册地址,不同于公司的生产经营场所。

  设立程序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原则主要采用准则主义,即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须经审批的外,只要具备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即可向公司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注册登记。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一般应经过如下程序:

  1、发起人发起。这是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预备阶段,由发起人明确设立公司的意向,并作出必要准备。如果发起人为多人的,发起人之间应签订发起人协议,以明确各发起人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

  2、公司名称的预先核准。在我国,实行公司名称预先核准制度,在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时,应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拟设立公司的名称的预先核准。只有待名称获得核准后,再进行设立公司的后续行为。

  3、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应当由全体发起人共同商议起草,并经全体股东共同同意通过方可生效。全体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4、必要的审批手续。如果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报经批准的有限责任公司,则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必要的批准手续。

  5、缴纳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外,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股东在缴纳其出资额时,可以一次性缴足,也可以分其缴付。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6、验资。不是必要程序。

  7、申请设立登记。股东的首次出资经依法设立的验资机构验资后,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公司登记申请书、公司章程、验资证明等文件,申请设立登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经审批的,还需要提交批准文件。

  8、登记发照。公司登记机关对设立登记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公司法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签发之日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公司取得法人资格,开始对外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三、

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是什么?

  1、股权表现形式差异

  有限责任公司里,权益总额不作等额划分,股东的股权是通过所认缴的出资额比例来表示,股东表决和偿债时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比例享有权利和承担责任;而股份公司的全部资本分为数额较小、每一股金额相等股份,股东的表决权按认缴的出资额计算,每股有一票表决权。

  2、设立方式及流程差异

  有限责任公司只能由发起人集资,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也不能发行股票,不能得上市。设立流程为 :订立公司章程——股东缴付出资——验资机构验资——设立登记;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可以使用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方式外,还可以向社会公开筹集资金并上市融资,但设立流程比较复杂:订立公司章程——发起人认购股份和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验资——召开创立大会——设立登记。

  3、股东人数限制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得多于50人,保护了公司的封闭性;股份有限公司必须有2-200发起人,股东人数无限制,上市公司拥有上百万人的股民都是公司股东。

  4、公司资本规模

  除了上海自贸区内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取消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外,其余地区的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三万元,股份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五百万元,上市公司五千万元。目前国务院已经开会要求全国推广取消最低注册资本制度,貌似各地尚未执行细则。

  5、组织机构设置规范化程度不同

  有限公司比较简单、灵活,可以通过章程约定组织机构,可以只设董事、监事各一名,不设监事会、董事会;股份有限公司的要求高,必须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定期召开股东大会,而上市公司在股份公司的基础上,还要聘用外部独立董事。

  6、股权转让与股权的流动性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出资额。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必须经股东会过半数股东同意,因而股权的流动性差,变现能力弱;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公开发行,转让不受限制,上市公司股票则流动性更高,融资能力更强

  7、社会公开

  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只需按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向股东公开,供其查阅,无须对外公布,财务状况相对保密;股份有限公司,并且要定期公布财务状况,上市公司要通过公共媒体向公众公布财务状况,相比较更难操作,公司财务状况也难于保密,更容易涉及信息披露、内幕交易等问题。

  主要包括在股权表现形式方面和设立及流程,以及股东人数和公司的资本等这都是不一样的。国家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最多不得多于50人,但是股份有限公司不是如此的,股东人数并没有具体的限制。另外在社会公开的透明程度上,两者也有根本的区别,相对来说,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更加的公开透明。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决议的通过的相关内容,增资决定是需要由股东会表决通过的。同时也是需要去进行申请的,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找法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公司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768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股份制公司改独资,需要公司章程和股东决议
你好,可以的,专业股权架构及公司章程和股东决议的相关事宜,我们均可以为你处理,可来电详询。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决议必须公告吗
你好,有限公司的决议不是必须要公告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公司如何增加股东
公司如何增加股东
增加注册资本
请问,严打期间能取保候审吗
法律分析: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应向办案机关提交取保候审申请,在侦查阶段向公安机关申请,在审查起诉阶段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在审判阶段向人民法院申请,应采取人保或钱保的
申请工伤赔偿需要走哪些流程?
工伤赔偿申请流程是: 1、向办理机构申办工伤赔偿; 2、符合办理规定,办理机构打印受理情况回执; 3、凭工伤认定申请表、诊断证明书等材料向设区的市场劳动能力鉴定
丈夫工伤死亡,配偶不到50岁就能领到抚恤金吗?
在下列情况中能够领取抚恤金:职工因工死亡,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其他。抚恤金是
租车纠纷,怎么办
你好,可以报警解决
左桡骨远端骨折尺骨茎突骨折可以评伤残鉴定吗交通事故
关于鉴定交通事故的伤残程度的规定:伤残鉴定应当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在综合
我父亲16年井下,15年井上到51岁,因病退休,他该按坑上坑下
法律分析:1、因病提前退休∶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交费年限(含视同交费年限)满15年及其以上。因病或外因致残,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