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9-19 15: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我们大家在企业工作的话基本都是知道,自己神在屋檐下的话是不得不低头的,所以对于自己的比较弱势的这种关系的话也是久而久之就习惯了,所以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话也是出台了法律。那么,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有哪些?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有哪些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依法享有并得到法律保障的权利。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广泛的权利,诸如就业权、签订劳动合同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职业培训权、获得社会保险福利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等。除上述权利外,劳动者还有其他法定权利:劳动者依法享有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民主管理的权利,参加劳动竞赛的权利,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权利,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拒绝执行的权利,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劳动者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家的立法非常重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从1954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到其后的许多行政法规、劳动规章和政策,对此都有明显的体现。正是这些侧重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诸多规定,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热情和积极性,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劳动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多种所有制经济以及多种经营方式的出现,改变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既是国家主人又是企业主人的身份。在许多非公有制用人单位,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较为严重,导致劳动关系紧张,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劳动关系的这种现状,迫切需要通过劳动法律法规加以调整,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并颁布实施的。

  除此以外,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还有:《工会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此外还有大量的部门规章和地方立法,几乎都与保障劳动者权益相关。简单列举几个: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工会法、就业促进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带薪年休假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等。

 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有哪些 

二、

如何保护劳动者权益

  目前劳动者的法律法规还是比较健全,包括《劳动法》、《民法》等,在实际工作中,劳动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最好做好以下三点:

  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也是最重要的法律武器;

  2、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对劳动法和相关的法律要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

  3、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劳动者要及时通过公权力途径(提起仲裁或是向法院起诉)来解决,切莫冲动意气用事。

三、

劳动者不同意调岗降薪有什么办法解决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订立合同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劳动者不同意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岗位的,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至于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法律予以明确说明: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一般来说公司要对员工进行调岗降薪的话,需要经过双方协议并且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但是如果公司想要强制进行的话,员工不同意,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向公司提出赔偿的要求。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有哪些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小编提醒您,所以相关的规定中主要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签订及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它涵盖了从合同签订到合同解除以及后续处理整个过程。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有哪些呢?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获取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若权利受侵害,可先与雇主沟通;无果则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满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应保存相关证据,以便维权。
劳动者权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劳动者权益内容多样。包括平等就业、获报酬、休息休假等。遇权益受损,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最后可诉诸法律。
劳动者权益纠纷解决途径分析
劳动者权益纠纷解决途径多样。1. 协商:双方直接沟通,寻求共识。2. 调解: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由第三方介入调和。3. 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具有法律约束力。4. 诉讼:对仲裁不服,可依法向法院起诉。
律师解答动态
这事儿得赶紧解决。首先,贷款若非你本人意愿且未授权,可收集证据证明老公擅自使用你账号贷款,来表明你不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你好,不合法,协商或到法院起诉处理
谭彪律师
谭彪律师
10分钟前
应该属于民事纠纷,直接去法院起诉要求退款。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