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假烟归哪个部门管

更新时间:2021-09-19 10: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其实我们大家在旅游城市的话如果是去购物的话很容易购买到假货或者假烟的,对于吸烟爱好者来说的话抽到假烟是非常恼火的,所以也需要第一时间去找当地的相关部门进行投诉。那么,买卖假烟归哪个部门管?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买卖假烟归哪个部门管

  依照我国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规定,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销售环节依法实行专卖管理,并实行行政许可制度。烟草专卖局是法律、法规所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当消费者购买的烟草产品因质量问题受到侵害时,消费者有权向当地烟草专卖局进行检举或控告。烟草专卖局应当依法受理,对其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法查处违反《烟草专卖法》有关的涉烟案件,进一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买卖假烟归哪个部门管

二、

销售假烟如何定罪

  贩卖假烟数额在5万元以上,就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经营罪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法定基准刑参照点:未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无生产许可证、批发许可证、零售许可证,而生产、批发烟草制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情节严重,法定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一年:

  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达5万元,或者违法所得数额满1万元;

  2、单位非法经营数额达50万元,或者违法所得数额满10万元;

  3、曾因非法经营烟草制品行为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经营,数额达2万元的。

  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非法经营烟草制品情节特别严重的,法定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五年。

三、

贩卖假烟草怎么判刑

  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限制经营、买卖的物品、许可证或批文,以及其他如电信业、证券、期货业等的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二百二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违反国家烟草专卖管理法律法规,未经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无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等许可证明,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2、非法经营卷烟二十万支以上的;

  3、曾因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三年内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且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买卖假烟归哪个部门管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小编提醒您,所以当消费者购买的烟草产品因质量问题受到侵害时,消费者有权向当地烟草专卖局进行检举或控告。烟草专卖局应当依法受理。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举报卖假货找哪个部门
若发现卖假货的情况,应迅速向市场监管局或消协进行投诉举报。提供购买凭证和假货证据,监管局将会展开调查处理,而消协则可能提供法律援助。如有需要,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特别是当涉及刑事责任时。
在网上买到假货时,可以寻求帮助的部门?
网购遇假货,可多渠道维权。具体操作:1. 与经营者协商,要求退货退款或换货;2. 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介入调解;3. 向相关行政部门如市场监管局投诉,举报售假行为;4. 如有仲裁协议,可提请仲裁;5. 必要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拼多多买到假货,找什么部门投诉?
消费者买到假货,可以搜集相关证据并采取以下方式维权: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工商局)投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律师解答动态
马赛男律师
马赛男律师
57分钟前
您好,那您是想要咨询继承的问题吗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58分钟前
根据您描述的情况,椎间盘突出是否属于职业病需要具体分析。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椎间盘突出症未被直
您好,问题可以得到解答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小时前
您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但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根据现行政策,办理独生子女养老金确实需要提供婚姻状况证明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小时前
关于您网购减肥产品被骗的情况,我理解您现在的困扰。这类案件在实务中确实比较常见,我来帮您分析一下法律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小时前
我理解您对律师费用的疑问。作为专业法律服务提供者,我们确实需要收取合理的服务费用。这主要是因为:1.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小时前
您好,关于您咨询的没钱看病能否拨打12345的问题,我理解您目前的困境。12345是政府服务热线,确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2小时前
您好,这种情况确实需要具体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只要您实际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