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犯罪嫌疑人逃匿涉及什么罪名

更新时间:2024-07-30 00:1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帮助犯罪嫌疑人逃匿涉及窝藏、包庇罪,依据《刑法》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情节严重如帮助犯罪分子逃避追捕、造成长期不能归案等,处罚更重。构成此罪需满足故意等要件,且犯罪分子本人、共同犯罪人及未成年人不能成为窝藏罪主体。
一、

帮助犯罪嫌疑人逃匿涉及什么罪名

  该行为已经构成窝藏、包庇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 【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帮助犯罪嫌疑人逃匿涉及什么罪名 

二、

窝藏、包庇罪情节严重认定

  关于“情节严重”如何认定,法律、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尚未作出相应的规定,实践中各地认识不一,造成量刑的偏差。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把握:

  1、从窝藏、包庇的对象看,符合下列四种对象条件之一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犯罪分子罪行严重,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正在被通缉的;犯罪分子正在被公安机关追捕,情况紧急的;犯罪分子是脱逃犯、越狱犯的。需要注意,对行为人“明知”的范围应限定为“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予以窝藏、包庇,不需要明知犯罪分子属于上述四类对象。

  2、从窝藏、包庇的行为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严重”:行为足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正在进行的追捕的;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不断窝藏、包庇犯罪分子的;窝藏、包庇犯罪分子三次以上或窝藏、包庇犯罪分子三人以上的。

  3、从妨害司法的后果看,符合下述三种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因窝藏、包庇行为造成犯罪分子长期不能归案的;帮助犯罪分子逃往境外的;因窝藏、包庇行为至犯罪分子未能及时归案,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

三、

窝藏罪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的客观方面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朋友之间相互帮助是非常正常的行为,但也要认清帮助的本质。如果对犯罪分子施加援手的,是对法律的蔑视,会助长犯罪行为的发生。所以这种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华律网进行咨询。

  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为犯罪的人提供隐藏住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其中,“窝藏”主要包括:

  提供隐藏处所,例如将犯罪人留宿于家中;为犯罪人包用客房,租赁房屋,介绍至亲友处隐藏。

  提供财物,资助或协助犯罪人逃匿。例如提供路费、住宿费;给隐藏起来的犯罪分子送水、送饭等。

  提供其他便利条件帮助逃匿。例如为犯罪分子带路;指示逃匿的方向、路线、地点;提供交通便利等。

  (二)犯罪的客体

  犯罪的客体是是司法机关追诉、制裁犯罪分子的正常活动。

  (三)犯罪的主观方面

  窝藏罪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对方是犯罪的人而予以窝藏,使其逃避法律制裁。

  (四)窝藏罪的主体

  犯罪分子本人不能成为窝藏罪的主体。犯罪分子在犯罪后,往往自行隐避或毁灭、伪造证据,逃避司法机关的侦查及追捕。客观上说,这种行为必然会影响司法机关的追诉、审判等活动,具有社会危害性。但由于这些都是犯罪的后续行为,所以根据刑法理论的规定,不再定窝藏罪。但如果这一行为超出了先行行为构成其他犯罪构成的话,就另行论罪。

  共同犯罪人相互间不能成为窝藏罪的主体。交待共同犯罪事实是成立自首或坦白的前提条件。故共同犯罪人相互间不能成为窝藏罪的主体。

  被窝藏的犯罪人教唆他人对自己实施窝藏行为时,是否构成窝藏罪的共犯?共犯成立说认为,刑法不处罚行为人自身窝藏行为,是因为没有期待的可能性;但教唆他人窝藏自己,则使他人卷入了犯罪,也不缺乏期待可能性,故成立犯罪。共犯否认说认为,被窝藏的犯罪人不能成立本罪的主体,因而不能成立共犯。赵*志教授同意第二种观点。他认为,犯罪的人对自己实施窝藏行为,属事后不可罚的行为,不成立窝藏罪。既然自己不构成窝藏罪,那么教唆他人对自己实施窝藏行为,同样不应当以窝藏罪论处。笔者亦同意这种观点。

  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成为窝藏罪的主体。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故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成为窝藏罪的主体。如果已满16周岁的人与未满16周岁的人共同实施了窝藏行为的,不能成立共同犯罪,而应对已满16周岁的人单独定罪。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帮助犯罪嫌疑人逃匿涉及什么罪名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朋友之间相互帮助是非常正常的行为,但也要认清帮助的本质。如果对犯罪分子施加援手的,是对法律的蔑视,会助长犯罪行为的发生。所以这种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找法网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犯罪嫌疑人吗?
这个需要看你和案件的关系,如果只是证人的话你做完笔录是可以走的
律师解答动态
说什么志愿病,能不能帮你看什么情况?
你好,收集并保存证据,联系当地政府确认具体政策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9分钟前
必须去,否则可能被视为拒不到案,影响取保候审状态。建议立即联系律师。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这很可能是诈骗,有骗钱风险。把账号给别人登录,对方可能利用账号实施违法犯罪,你可能担责。同时,账号信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这明显是诈骗行为。你可先收集好广场送学习机、承诺退费及付款等相关证据,像现场宣传资料、付款凭证、聊天
您好,请问是工资核算有出现什么纠纷了呢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这种情况一般不构成敲诈勒索罪。你最初没要钱,“要20万”是在不理智情况下说的,且提前表明不会收钱,没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