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后如何走程序
更新时间:2024-06-11 17: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工伤死亡认定后如何走程序?本文为你详细解读。从工伤认定到伤残鉴定,再到工伤赔偿,每一步都有具体要求和所需材料。对工伤结果不满意?本文也为你提供了解决途径。
一、
工伤认定后如何走程序
1.劳动者的工伤认定书下来以后,需要等待病情稳定后,携带工伤认定书、病历资料以及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资料,到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
只有鉴定为伤残等级的,才可以按照伤残等级,要求用人单位和社保部门在各自所承担的比例范围之内进行应当赔偿。
2.如受伤被认定为因工受伤,拿到有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
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你们当地标准发放。
3.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向用人单位索要伤残赔偿。
二、
不满意工伤结果怎办
如果对工伤结果不满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1.申请行政复议: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2.提起行政诉讼: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在经过行政复议后,对行政复议还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3.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
(1)《工伤保险条例》第52条规定,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2)《劳动法》第77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凋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三、
申请工伤认定时限超过了怎么办
申请工伤认定时限超过了就不能请求工伤赔偿。若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如:不可抗力、属于用人单位原因等情形,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
你对工伤认定还有疑问吗?欢迎随时提问,找法网会尽力为你解答。愿你工作平安,生活顺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关于工伤认定的申报程序怎样规定的
工伤认定的具体流程包括: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需在30日内向社保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若用人单位未按时申请,职工或其亲属可自主在1年内提出申请。社保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后,会在60日内完成工伤认定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对于特殊情形,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遵循这一程序有助于保障职工的权益,确保工伤认定的公正和有效。
脊椎骨折工伤认定的标准化程序
遭遇脊椎骨折需尽快申请工伤认定。具体流程如下:1. 立即向所在单位报告工伤情况;2. 由单位负责向工伤保险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3. 根据工伤认定结果,你将享受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在内的工伤待遇。若鉴定结果为十级伤残,还将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工伤认定要怎样走程序?
你好,具体情况是如何,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是事故发生后1个月内,员工自己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是事故发生后一年内。 工伤案件的一个正常流程是这样的:申请工伤认定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与用人单位协商或提出劳动仲裁,切记 工伤认定是工伤赔偿的第一步。 后续的赔偿金额还需要与你的伤残等级、年龄、工资收入挂钩,赔偿项目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