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的立法原则

更新时间:2021-09-29 09: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每一部法律的颁发,背后都有针对的意义与作用。我们权益遇到侵害,需要追究对方的责任都是需要有法律依据的,法律都有原则的体现,那么你知道劳动法的立法原则吗?相信很多人不了解。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相关的法律知识,欢迎阅读。
一、

劳动法的立法原则

  我国劳动法对其基本原则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三大基本原则。

  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1、劳动是公民的权利

  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有从事劳动的同等的权利,主要体现在:

  对公民来说意味有就业权和择业权在内的劳动权;有权依法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职业和用工单位;有权利用国家和社会所提供的各种就业保障条件,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就业机会。

  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平等地录用符合条件的职工,加强提供失业保险,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职责。对国家来说,应当为公民实现劳动权提供必要的保障。

  2、劳动是公民的义务

  劳动者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就必须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其中最主要的义务就是完成劳动生产任务。这是劳动关系范围内的法定的义务,同时也是强制性义务。

  

二、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内容

  这项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劳动法在对劳动关系双方都给予保护的同时,偏重于保护处于弱者的地位的劳动者,适当体现劳动者的权利本位和用人单位的义务本位,劳动法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

  2、平等保护:全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各类劳动者的平等保护,特殊劳动者群体的特殊保护。

  3、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论它存在于劳动关系的缔结前、缔结后或是终结后都应纳入保护范围之内。

  4、基本保护:对劳动者的最低限度保护,也就是对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护。

三、

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内容

  这个原则是指配置是否合理的标准是能否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双重价值取向,劳动法的任务在于对劳动力资源的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进行规范。劳动力资源宏观配置即指社会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各个用人单位之间的配置,而劳动力资源的微观配置:处理好劳动者利益和劳动效率的关系。

  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劳动法的立法原则”的相关内容。对于劳动法,针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只有认真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才可以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懂或存在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立法原则与刑法原则之间的关系
您好,刑法的基本原则。请问你具体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呢
民法典所体现的宪法原则是什么
宪法的六大原则是: 1. 党的领导原则 2. 民主集中制原则 3. 主权原则 4. 基本人权原则 5. 权力制约原则 6. 法治原则 这六大原则体现了宪法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是宪法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党的领导原则是宪法实施的根本保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宪法实施的基本方式,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是宪法实施的重要内容。同时,《宪法》第五条还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强调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律师解答动态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9分钟前
晚上好,你是什么原因要取消网贷合同呢?如果你已经在这个网络贷款合同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了,那么想要取消就
你好不合理协商不了这个是可以去起诉的
曹伟律师
曹伟律师
37分钟前
你好这个相关证据充分且有对方信息可以起诉的
何江律师
何江律师
1小时前
晚上好,现在卡号都错了。那么肯定是提现不了的。那你肯定申请的是一笔网络贷款。如果这个网络贷款平台上显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小时前
您描述的情况可能涉及名誉侵权,建议收集证据,必要时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你好,可以保存好相关证据,若日后离婚可作为证据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