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被告是谁

更新时间:2021-09-23 16: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被告一般是由原告决定的,一般是业主、开发商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中的其中一个或两个。另外,物业服务合同的管辖法院一般是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或者不动产所在地法院。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被告是谁以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被告是谁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被告可能是业主,也可能是开发商以及物业管理公司。

  1、业主委员会作为诉讼主体的确定标准

  (1)业主委员会的成立标准

  业主委员会是在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由住宅小区或商厦的房产产权人和由产权人授权或与其有管理权约定的使用人选举的代表组成,代表和维护产权人和使用人合法权益的组织,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业主委员会是业主的自治性机构,须依法成立,才能行使权利、承担义务。业主委员会应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其组成人员不得在物业管理公司中兼职。业主大会应由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全体业主组成,业主人数众多的,应当按比例推选业主代表,组成物业管理区域的业主代表大会。业主大会或者业主代表大会作出的决定,应当经全体业主过半数或者全体业主代表过半数通过。首次业主大会选举产生的业主委员会,自选举产生之日起一定期间内,应按《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到当地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登记。未经登记确认或未经业主授权,他人以业主的名义将业主委员会予以登记的,视为业主委员会尚未依法成立。

  (2)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的确定

  业主委员会可作为诉讼主体参加诉讼,以其主要负责人(主任或副主任)作为代表人:物业管理公司违反合同约定损害业主公共权益的;业主大会决定提前解除物业管理合同,物业管理公司拒绝退出的;物业管理合同终止时,物业管理公司拒绝将物业管理用房和《物业管理条例》第29条第1款规定的资料移交给业主委员会的;其他损害全体业主公共权益的情形。

  2、物业使用人作为诉讼主体的确定标准

  物业使用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作为诉讼主体:

  (1)物业使用人与物业管理公司直接签订物业管理合同的;

  (2)物业使用人接受物业服务,已经与物业管理公司形成事实上的物业服务关系的;

  (3)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

  (4)物业使用人违反《物业管理条例》和业主公约的规定的。

  在上述(3)、(4)情形下,业主可以列为共同被告。

  3、开发商作为诉讼主体的确定

  由于许多物业管理公司是开发商的下属企业,当业主或业主委员会以物业管理公司不履行义务或有其他严重违约行为为由要求解除合同时,建设单位往往以拒绝移交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或其他配套、公共设施相要挟。如果因此发生纠纷,业主或业主委员会提起诉讼的,可将物业管理公司列为被告,建设单位列为第三人,也可以直接将建设单位作为被告,以侵权为由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 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

  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对物业管理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双方的权利义务、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物业管理用房、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

  第三十五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被告是谁 

  二、物业纠纷的管辖法院是哪一个

  (一)民事纠纷

  1、侵权纠纷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签订物业管理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向对方提起侵权之诉的,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9条的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被告住所地

  业主作为被告的,业主的住所地既有在物业所在地,又有在物业所在地之外的,并非业主购置了物业,物业所在地就是其住所地,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物业所在地就是被告住所地;物业管理公司的住所地是指其主要营业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而并非是实施物业管理的所在地,但由于物业管理合同是在物业所在地实施物业管理,因此,物业所在地应认为是合同履行地。

  (二)合同纠纷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

  1、因物业管理合同产生的合同纠纷,应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4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可以协议确定受诉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三)既侵权又违约的

  1、当事人一方违反物业管理合同约定造成另一方损害,发生违约与侵权竞合的,另一方可以选择提起违约之诉或者侵权之诉,由法院根据诉讼性质依法确定管辖。

  2、不归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物业管理纠纷虽是因不动产的管理引起的纠纷,但其不属于不动产纠纷,不适用专属管辖的规定。

  三、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由有哪些

  1、法律规定不健全,存在漏洞。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慢,但是发展速度较快,但法律规定存在一定的涉后性,许多问题的处理无法可依,致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纠纷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是导致当前物业纠纷不断增多的根本原因。虽然出台了《物业管理条例》以及《民法典》,但是仍存在小区管理中哪些是物业管理负责,哪些是业主自身负责,哪些是居委会负责,责职不明,出现问题时相互推卸。

  2、房地产开发企业所建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引发纠纷。部分物业服务纠纷是由于房屋开发企业所建的房屋的墙体、屋面存在漏水致业主家具受损、装璜受损。大部物业公司与业主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是其与房屋开发企业签订的房屋销售合同的同时签订的,所以业主认为物业公司与房屋开发企业是一家,应由房屋开发企业承担的房屋质量问题,应由物业管理公司承担。加之部分房屋开发企业当初为销售房屋故意作虚假宣传,夸大物业管理的服务范围,特别是外地开发商,房屋销售完就走路,结果业主入住后,发现多方面配套不到位,或是原来的承诺没兑现,为后来的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发生矛盾埋下隐患。

  3、物业公司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服务存在瑕疵。物业管理公司人员大多数是非专业人员,部分是年龄较大,对相关的物业管理知识不够了解,责任心不够强,有在做一天算一天的想法,不能弄清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是服务合同的关系,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应严格遵守双方的物业合同的约定,如对小区卫生不能做到经常化打扫或打扫不及时;对小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安保人员流于形式;对小商小贩进入小区管理不严;对小区绿化管理不到位;有时遇到涉及业主权益的纠纷不敢管,最终造成业主间发生矛盾。最终业主们以拖欠物业费来表达对物业管理的不满。

  4、业主委员会产生不规范,且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有些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是怎么产生的业主均不清楚,业主相应的知情权、选择权不能得到实现,所以业主易对业主委员会的行为产生合理怀疑,对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的合同一般是不予认可。部分小区业主委员会不能充分行使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履行合同的监督,物业管理公司存在违约行为时不能及时交涉,真正代表业主维护其合法权益。

  5、部分业主恶意拖欠物业费。由于部分小区业主长期居住在老居民区,以前并没有物业管理,未交纳过物业费,现初入小区思想观念未能得到更新。有些业主对物业管理要求过高,对家庭失窃,房屋质量,总归于物业管理的范围,特别是对物业管理的轻微的瑕疵就大作文章等,当出现这类情况时就拒付全部物业费。

  6、部分业主买房后长期不居住或将房屋出租给他人。部分业主认为自己长期不居住在小区,就拒付物业费,或在房屋了租他人时,其以与承租人约定了物业费由承租人承担,以引来对抗物业公司,不交纳物业费。

  以上是由找法网编辑为您整理收集的关于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被告是谁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被告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注意,因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向法院起诉的,还要注意该法院是否有管辖权。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的话,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
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由:物业服务人不按约定提供服务;业主不按约定支付物业费;选聘或者解聘物业服务人的纠纷;或者物业服务人收费不规范、乱收费等。<br/>
应由谁负责维修,是物业还是业主
是由谁的过错导致的,根据损坏原因决定由谁负责
物业问题,物业服务不到
1. 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解决。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可以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和物业管理合同的规定,自愿平等地进行磋商,进而解决管理纠纷。 2. 更换物业公司。如果以上方式都不能让业主满意,则业主可以更换物业公司。
律师解答动态
先和租车公司协商,说明你干一天就不想干的原因,争取让他们降低违约金或免除。毕竟你只干一天,让你承担过
这种情况,你先收集好跟俱乐部签单、游戏完成等能证明你完成一千元单子的证据,像聊天记录、任务要求这些。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你和俱乐部有实际交易,对方应按约定结单。先心平气和与俱乐部沟通,说明按约定付款是他们的义务,吵架不影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分钟前
您是否因实名信息被平台扣押而涉及法律纠纷?请详细描述情况,以便提供专业法律建议。
你是代付方?代付啥?发起方在代付人完成支付后,申请未发货仅退款,利用技术漏洞,伪造信息修改退款路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