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纠纷找哪部门解决

更新时间:2021-10-09 17: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宅基地纠纷可以找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解决,如果对人民政府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另外,解决宅基地纠纷需要提交宅基地权属证明或者确权证明等证据。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宅基地纠纷找哪部门解决以及宅基地纠纷的解决办法有哪些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宅基地纠纷找哪部门解决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该规定,因宅基地发生纠纷需要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到县级人民政府申请确权,两级政府都是可以的。

 宅基地纠纷找哪部门解决 

  二、宅基地纠纷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宅基地纠纷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种:

  (一)协商解决

  《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据此规定,公民之间发生的宅基地纠纷,应当先通过协商的方式加以解决。

  (二)行政解决

  《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2款规定:”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该法还规定,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犯、赔偿损失。

  (三)司法解决

  《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表明公民之间就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发生的纠纷,只与按照《土地管理法》第16条和第53条的规定,先经过有关行政机关的处理,对于处理决定不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对于侵犯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被侵权人可以不经行政机关的处理,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此外,宅基地纠纷还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来解决。人民调解是指在调解委员会(包括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规劝疏导,促进纠纷当事人互相谅解,平等协商,从而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

  三、宅基地纠纷需要哪些证据

  宅基地纠纷主要指宅基地权属争议或者非权属争议方面的争议,宅基地权属争议是宅基地权属确定之前的,有关宅基地占有、使用、收益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争议或争执,宅基地非权属争议是宅基地权属确定以后发生的宅基地侵权、宅基地违法及其他宅基地纠纷。

  一般宅基地纠纷多为权属争议,所需要的证据就是权属来源证明,比如乡镇或者是乡镇以上的级别,以及国土部门、房管部门、建设部门等一些职能部门颁发的文件,或者是经过盖章确认后的证明材料,都可以作为自家宅基地是合法的证明。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村里开的证明是不管用的,因为村组织没有审批的权限,但是如果手上没有任何权属来源证明材料,也可以由村委会查明情况出具证明、经过公告程序予以确认。

  以上是由找法网编辑为您整理收集的关于宅基地纠纷找哪部门解决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宅基地纠纷可以找人民政府解决,至于是乡镇政府还是县级政府,取决于土地纠纷的主体。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的话,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乡村宅基地纠纷找哪个部门?
处理土地纠纷涉及各有关部门的,应同有关部门共同协商,正确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共同管好用好土地。
土地纠纷,耕地被占用,应该找哪个部门解决问题
发生土地纠纷有以下处理方法: 1. 协商解决,达成协商协议; 2. 调解解决方案,要求村民委员会、乡人民政府或其他组织进行调解; 3. 仲裁解决方案,提交当地仲裁部门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后,当事人拒绝履行有效的仲裁裁决的,双方只能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 提取诉讼。法院一般坚持可以调整、判断、判断结合、案件结束的原则,能调解的案件作出判决。
乡村宅基地纠纷找哪个部门?
处理土地纠纷涉及各有关部门的,应同有关部门共同协商,正确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共同管好用好土地。
律师解答动态
任涌律师
任涌律师
1分钟前
什么案情可以留言处理的啊
13,举报或者去劳动投诉去劳动。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和谁签合同就只能约束谁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