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后怎么能撤案
更新时间:2021-09-24 09: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作为肇事方时需要承担相关的责任的,但是有的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逃逸,这属于错上加错的行为,遇到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需要及时的报警,那么,肇事逃逸后怎么能撤案?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
肇事逃逸后怎么能撤案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交通肇事只要是立案后,要符合一定的法定条件才可以撤案的,一般是在不追究刑事责任,情节比较轻微的情况等。撤销案件时公安机关应当报经上级领导审查批准,然后写出撤销案件报告。检察机关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刑事案件,对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可以决定撤销案件。对决定撤销的案件,应制作撤销案件决定书。公安机关对决定撤销的案件,应写出“撤销案件通知书”,报送检察机关。

二、
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三、
交通肇事逃逸可以私了
1、交通肇事逃逸如果不涉及交通肇事罪的情况下,双方愿意私了达成赔偿协议,可以在交警处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从而撤案。如果构成了交通肇事罪的话,是不可以撤案的,不过就赔偿问题是可以协商私了的。
2、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肇事逃逸后怎么能撤案的内容,肇事逃逸后需要达到法定的条件才可以撤案,一般需要轻微的交通事故才可以,对于造成的事故严重的,是会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肇事逃逸会怎么样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有两种情况: 1、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2、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为此当事人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严重后果。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终生禁驾。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新法加大了对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力度。在此,我也提醒广大司机朋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要立即停车、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千万不要选择逃逸,逃过一时,是不能逃过一世的,最终逃不了法律的制裁。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采纳给个好评谢谢
肇事逃逸无伤亡,怎么撤案
以下是轻微情节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规则:
1. 责任认定重:当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应负全部责任。
2. 损害赔偿重:逃逸可能导致保险公司不再承担保险责任,车主要承担全部赔偿费用,赔偿金额可能高达几千至几十万元。
3. 行政处罚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规定,逃逸司机将被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4. 刑事责任重: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肇事后逃逸属法定加重情节,可能导致7年以上有期徒刑。若因逃逸导致伤者死亡或严重残疾,还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受到更严厉的处罚。此外,指使逃逸的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也可能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