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义务人

更新时间:2021-11-03 08: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土地是我国的宝贵资源之一。对于土地使用税的征收,既有利于土地的合理管理和节约利用,也有利于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因此明确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哪些这个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的了。那么纳锐义务人具体包括哪些人以及如何界定,小编将为您详细解答。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将为您介绍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义务人的法律知识。
一、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是谁

  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前款所称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军队以及其他单位;所称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人。

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

二、

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税依据

  城镇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平方米)为计税依据

  耕地占用税:纳税人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为计税依据。

三、

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具体都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军队以及其他单位;所称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3号公布)第二条规定:“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根据《国家税务局关于检发《关于土地使用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的通知》((1988)国税地字第15号)第四条规定:“关于纳税人的确定,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缴纳。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实际使用人纳税;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实际使用人纳税;土地使用权共有的,由共有各方分别纳税。”

  2006年4月30日《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集体土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56号)对此进行了扩大解释,该文规定,“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内实际使用应税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但未办理土地使用权流转手续的,由实际使用集体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本通知自2006年5月1日起执行,此前凡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政策规定一律以本通知为准。该通知将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扩大到集体建设用地。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义务人的法律知识。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具体都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军队以及其他单位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什么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什么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是指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由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的一种税赋。由于土地使用税只在县城以上城市征收,因此也称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建税一样吗?请问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城建税这两种税是一样的吗?
你好,不一样,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开征范围的土地为征税对象,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标准,按规定税额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资源税。 而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建税)。是我国为了加强城市的维护建设,扩大和稳定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来源,对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个税种。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流通转税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税,纳税环节确定在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环节上,从商品生产到消费流转过程中只要发生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当中一种税的纳税行为,就要以这种税为依据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法院判决书不能涉及户口问题
未成年人借钱得看具体年龄。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借钱要经监护人同意或追认才有效;不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你好请问怎么被骗的被骗了多少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一般来说,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饲养人或管理人要担责。但对方明知有狗还进屋,若能证明其存在故意或重大
若打架未实际打到对方却被讹诈,核心应对策略为**:拒绝不合理赔偿要求**+收集并固定“未实施伤害行为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