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公司公章罪立案标准

更新时间:2021-08-25 16: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印章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企业来说,不管是签订合同还是发通知等都是需要企业盖章的,也存在很多伪造公章的情况,那么你知道伪造公司公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吗?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

伪造公司公章罪立案标准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印章,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经公安局批准刻制的,代表本单位的公章,本单位各部门使用的专用章亦属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印章。

伪造公司公章罪立案标准

二、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属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活动的声誉,同时构成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侵犯。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所谓印章,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刻制的以文字、图记表明主体同一性的公章、专章,它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从事民事活动、行政活动的符号和标记。作为本罪犯罪对象的印章,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侵犯国家机关的印章不构成本罪。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无权制作上述单位的印章但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伪造。如行为人根本不知道所承制的印章是他人无权要求制作的,不构成本罪。

  行为人犯罪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取得某种利益,有的是为了营利,有的是为了实施其他犯罪活动而做准备等等。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

  所谓“印章”,是指上述单位依法刻制的以文字与图记表明主体同一性的公章或专用章,是上述单位行使管理本单位事务、对外承担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后果的符号和标记。一般说来,公文要在加盖印章后始能生效。因此刑法280条仅对伪造上述单位印章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如果行为人实施了伪造上单位公文、证件的行为的,则不构成本罪。

  所谓“伪造”是指无制作权的人,冒用名义,非法制作上述单位的印章的行为。本罪是选择性罪名,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印章的行为就可构成本罪。具体罪名可根据所伪造单位的印章来定,如伪造公司印章罪、伪造公司、人民团体印章,等等。

三、

相关说明

  1、若伪造国家机关的印章,则不构成本罪。

  2、本罪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

  3、本罪在客观上仅表现为伪造,即制作假的印章。

  4、注意本罪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章罪的不同,关键是看印章的主体性质。量刑差距很大。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整理的伪造公司公章罪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公司的公章被人私刻了,请问私刻公章罪立案标准是怎样?
私刻公章罪的立案标准,以下情形予以立案: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
伪造公司印章罪,伪造公司印章罪的立案标准
您好,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是指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
1、伪造公司印章罪的立案追诉标准?
你好,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的立案标准是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只要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即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
律师解答动态
犯罪记录可能影响网约车证申请,建议先咨询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或律师了解具体限制。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10分钟前
遇到这种情况,报警是可行办法。案发地报警比较合适,鉴于你是物品寄出方,四川当地报警是合理选择,因为交
杨泽昊律师
杨泽昊律师
11分钟前
就是我被打了然后当时报警了然后后面大人的说要给我好好聊聊,然后也没有对我进行赔付,我后面可以再次报警
倪志康律师
倪志康律师
20分钟前
你好,我们可以处理您的案件。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2分钟前
这种情况,你可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要准备好购房合同、付款凭证等能证明你已全款买房的材料,证明房子产权
戴少华律师
戴少华律师
27分钟前
可联系拼多多客服,提供订单号、支付记录等信息,申请退款。
戴少华律师
戴少华律师
30分钟前
可先与楼上邻居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若协商无效,可向物业投诉,要求其协调处理。若问题仍未解决,可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