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的规定是由当地人民政府自行规定,各人民政府规定的临时安置补助的政策也都不一样,有些是产权置换,也有些是实行货币补偿。那么,临时安置补助货币补偿的标准是怎么样?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关于临时安置补助费的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

临时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1、拆迁居住房屋以期房调换的,拆迁人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应当在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中约定临时安置过渡期。在约定的临时安置过渡期内,拆迁人应按本通知的规定发放给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临时安置补助费,发放标准按被拆除房屋的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每月10元计算,每户每月低于600元的,按600元发放。

  2、超过约定临时安置过渡期的,拆迁人应在原有基础上增发临时安置补助费,凡超过期限3个月以内(含)的,增发50%;超过期限3个月以上的,增发100%。

临时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二、

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在计算安置补助费时应该充分考虑相关因素。根据条例规定的补偿方式主要考虑下面两种计算方法。实行产权置换的,临时安置费等于被拆除房屋及附属物的同区位、同类型住房的市场租金乘上过渡期限。过渡期限按照补偿协议中约定的期限。实行货币补偿的,应该按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也要给予适当的临时安置费,主要是为了给出合理的时间让被拆迁人完成搬迁和安置。

三、

如何签订拆迁补偿协议

  1、对当前形势要有清醒的认识

  任何一个旧城改造项目都经过了当地政府的立顶、规划、批准,是取的了当地政府的许可,特别是现在提倡优化政务环境的大前提下,政府对开发商提务的服务比较全面,比较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物殊的关系,没有特殊的背景,没有特殊的能力,不要对项目本身提出任何的质问,从法律角度讲,项目的开发是不会存在任何问题的。所以明智的选择应该是顺其自然,作好心里、物质、经济、过渡用房的准备。

  2、拆迁项目的补偿安置政策要有全面的掌握

  按照《国务院城镇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任何一个拆迁项目都有一个详尽的拆迁补偿安置政策,这个政策会通过公开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告知所在区域的拆迁户,对于送上门的有关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切不可不予理睬,正确的态度是认真研习有关政策,积极争取自身的合法利益。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临时安置补助费的标准的相关内容。临时安置补助的标准是按被拆除房屋的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每月10元计算,每户每月低于600元的,按600元发放。具体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规定为准。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临时安置补助费如何规定
计算安置补助费前,要明确需要安置的人数和年产值,再结合当地规定的补偿标准来进行。建议查阅当地政府发布的最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了解补偿费用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支付方式。同时,与相关部门保持沟通,确保补助费的及时支付。如有任何疑问或争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安置补助费中的补偿倍数是多少
计算安置补助费的过程中,应依据相关规定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操作。主要步骤包括:确定需要安置的人数、确定年产值、确定补偿倍数,最后将这三个因素相乘得出安置补助费。这个过程中,必须确保所有数据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异地安置补助费是多少
具体操作**: 1. **查阅政策**:登录当地政府官网或相关部门网站,下载并仔细阅读异地安置补助政策文件,了解补助范围、标准和计算方法。 2. **协商谈判**:与征收方进行协商,明确自己的权益和需求,争取合理的补偿金额。可邀请律师或专业人士协助谈判。 3. **行政复议**:如协商无果,可向当地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提交相关证据和材料,要求重新评估补偿金额。 4. **行政诉讼**:如对行政复议结果仍不满意,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诉讼过程中,需准备充分的证据和材料,并遵循法庭程序。
律师解答动态
要看合同条款的约定,若合同明确约定,不能介绍成功就业的话就退费,那就可以退费,否则是不能的。
房子因逾期被退回开发商,得先看购房合同和贷款合同咋约定的。一般逾期违约,开发商有权收回房子,你可能得
闲鱼代打这种行为可能违反平台规则和相关规定。若对方未支付1000元,可先尝试与对方沟通,要求其按约定
您好,一般已逝者的遗产是按照他子女的数量来分的。
童杰律师
童杰律师
5分钟前
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要回自己的工程款
你好,可以具体说明一下事情,以便更好地维护利益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