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养老保险能领低保吗
更新时间:2022-05-11 15: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农村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低保和养老金了,很多农民朋友反映自己和家庭条件都不好,我们都知道现在农村地区的补贴项目非常多,但是很多补贴项目其实是不能同时获得的,即获得一项补贴后将不能再获得其他的补贴项目。接下来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有关交养老保险能领低保吗的问题。
一、交养老保险能领低保吗
低保和养老保险不矛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1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二条: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资帮助的权利,以及民政部最新下发的《关于印发〈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的通知》第二章第四条: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要件。
低保,是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平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由民政部部门发给的生活补助。
社会保险,是参保人依照国家规定参保缴费,达到法定年龄,由社会保障部门发给养老金。两个是不相同的。
由于领取了养老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发生变化,会影响到领取低保,因为低保的领取,是根据家庭人均收入确定的。当你的家庭收入低于低保水平,依然可以申请低保,由于你领取了养老金,高于低保水平,就不能领取低保,
因此,领取了养老保险,可能会失去领取低保的资格,而不是领取了低保,影响了领取养老金。

二、
无法享受低保的条件
(一)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债券的总值超过家庭成员人数乘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22倍(银行存款包括所有银行(邮政储蓄)的存款;有价证券、债券以核查当日的市值和资金账户余额认定)。
(二)拥有2套以上(含)房屋,且人均拥有建筑面积超过最低住房保障标准3倍。
(三)拥有商业门面、店铺。
(四)拥有机动车辆(享受燃油补贴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除外)、船舶、工程机械以及大型农机具。
(五)拥有注册的企业、公司。
(六)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
养老金标准
养老金目的是为了保障老人老年的基本生活,咱农民朋友可以说是没有固定的工作可言,所以国家规矩农民60岁之后才可以领取养老金。在计算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时养老金也包含其中,那么农民朋友60岁之后到底能领多少养老金呢?如果是参与养老保险缴费15年的60岁农民,最低养老金加上基础养老金一年能有2040元左右。
养老金一年有2040元再加上其它额外的收入,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低保评选标准线,所以说领取养老金之后就难以申请低保了。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如果说即使有养老金,但是必要生活消费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也是有可能同时领取养老金和低保金的,而且养老金标准和低保线各地是有所不同的,经济条件好、物价水平高的地区一般要高出不少。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解答的有关交养老保险能领低保吗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有养老保险的人是不能够领取低保的,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不同地方也是有不同的政策的。如果您对保险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没交过养老保险以后能领吗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而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最低限为0.6,最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而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 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指数之和)÷(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月数)。 (视同缴费指数:分为一般人群和特殊群体。 ①一般人群,即1993年底前参加工作,1993年底前已按规定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并缴费的参保人(含1993年底前调到企业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安置到企业的复转军人)。 ②特殊群体,指1994年1月1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的,由本省安置到企业的复员转业军人、流动到企业的原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改制前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计算公式:视同缴费指数=本人复员转业、单位改制或离开原单位前12个月月平均基本工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结果大于3.0的取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