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通知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债权的转让在法律上称为债权让与,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通过签订合同的形式,将其所享有的实现债权的权利转让给第三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债权人是让与人。第三人为受让人。更多关于债权转让通知什么意思,请继续阅读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

  一、债权转让通知什么意思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使第三人成为新的债权人时,必须把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情况通知债务人向第三人(新债权人)履行。否则,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务人可以拒绝第三人(新债权人)要求履行债务的请求,新债权人也无权主张债权。其中民法典对此的主要的法律规定如下:

  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转让】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1)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转让通知】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五百四十七条 【债权转让时从权利一并变动】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第五百四十八条 【债权转让时债务人抗辩权】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第五百四十九条 【债权转让时债务人抵销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1)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

  (2)债务人的债权与转让的债权是基于同一合同产生。

  第五百五十条 【债权转让增加的履行费用的负担】因债权转让增加的履行费用,由让与人负担。

债权转让通知什么意思

  二、债权让与通知的主体

  债权让与是指债权人将其债权移转于受让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债权让与作为债权法上的重要制度,为各国立法所肯认。各国民法关于对债权让与生效要件的规定,主要有三种立法模式:

  第一种由受让人通知,如《法国民法典》第1690条的规定;

  第二种由让与人通知,如《日本民法典》第467条的规定;

  第三种由让与人或者受让人通知,如《瑞士债法典》、台湾地区的《民法》等。

  债权转让通知的目的是使债务人知悉债权已经发生转移,从而产生对抗债务人和第三人的效力。作为一种观念通知,债权让与通知由债权让与人作出或者由债权受让人作出,在结果上本应无差异;然而,通知主体的不同对债务人的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即如果债权转让的通知由债权受让人发出,而非债权出让人,债务人就要对通知所涉债权转让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否则,如果债务人收到虚假的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对虚假受让人的清偿并不能免除其向原债权人或者真正的债权受让人的清偿义务,债务人仍然要向原债权人或者真正的债权受让人清偿,亦即,在债权受让人作出债权转让通知的情形下,债务人被附加了对债权转让通知的真实性进行判断的义务,并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债务人履行债务的负担被迫增加。鉴于此,有些国家将债权转让通知的主体严格限定为债权出让人。例如日本学界通说认为,如果允许债权受让人作出债权转让通知,难免有虚假通知频发的可能;日本的判例也不允许债权受让人代位让与人作出债权转让通知,但是其法律规定为了保护债权受让人的利益,债权让与人有向债务人作出债权转让通知的义务。

  将债权转让通知的主体严格限定为债权出让人,虽然有利于维系债权流转关系的稳定,保护债务人的利益,但是对于推动债权的迅速高效流转多有不便。尽管有虚假债权转让及通知情形的存在,但是在债权受让人提供了充足的证据证明债权转让事实和债权受让人身份真实的情形下,依然要求债权的转让通知仅能由债权出让人作出才发生效力,有因噎废食之嫌。

  较为可行的方法是债权让与人和债权受让人均被允许作出债权转让通知,但是债权受让人作出债权转让通知时应当向债务人证明债权转让事实及其受让身份的真实性。当然,我们也不得不考虑此种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即倘若债权受让人提供的债权转让事实及其受让身份真实性的证明不能被债务人所接受,那么该通知是否发生对抗债务人和第三人的效力。对此有两种可选择的解决方案:

  其一,债权受让人发出债权转让通知的,在受让人向债务人证明债权转让事实及其受让身份真实性以前,债权转让通知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务人仍可向原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

  其二,债权受让人发出债权转让通知的,债权受让人向债务人证明债权转让事实及其受让身份真实性以前,债权转让通知的效力处于待定状态,如果债权受让人最终证明了以上真实性,债权转让通知的效力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时起算,如果在法律规定的期间或者债务人给定的合理期间,债权受让人不能证明,债权让与人也未证明债权转让事实及受让人身份的真实性,债权受让人发出的债权转让通知自始不具备对抗债务人和第三人的效力。

  如果采用方案一,效果清晰确定,但是有可能被债务人恶意利用,即债务人对于受让人提出的证明债权转让真实性的证据恶意不予以认可,那么债务人此时既可以规避向原债权人履行债务的义务,又可以恶意拖延向债权受让人履行债务的时限。方案二恰当地规避了方案一的以上弊端,对债务人和债权受让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分配较为平衡,相对可取。

        三、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转让】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第五百四十六条 【债权转让通知】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第五百四十七条 【债权转让时从权利一并变动】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

  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第五百四十八条 【债权转让时债务人抗辩权】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第五百四十九条 【债权转让时债务人抵销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务人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抵销:

  (一)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时,债务人对让与人享有债权,且债务人的债权先于转让的债权到期或者同时到期;

  (二)债务人的债权与转让的债权是基于同一合同产生。

  第五百五十条 【债权转让增加的履行费用的负担】因债权转让增加的履行费用,由让与人负担。

  综上所述,债权转让通知,顾名思义就是将债权让与的事项告知债务人,使债务人知道自己清偿债务的对象不是原来的债权人。以上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债权转让通知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其他疑问,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债务转让怎么样通知官司
债务转让的通知方式也可以通过诉讼途径实现。操作步骤如下:1. 在提起诉讼前,确保债务转让满足法律要求的所有条件。2. 提交起诉状至法院,明确说明债务转让的情况及通知的意图。3. 诉讼过程中,向法院提供证明债务转让合法性的证据。4. 法院将依法审理案件,并最终判决确认债务转让的效力及通知的合法性。 这样的解答内容符合您的要求吗?如果还有其他需要调整的地方,请告诉我。
债权转让通知的法律效力解读
债权转让具有法律效应的具体操作包括:首先,双方应签订明确的书面转让协议,详述转让的债权及条件;其次,及时通知债务人,使其了解债权转让的情况;最后,办理相关从权利的转移手续,如抵押权的变更登记等。这些步骤确保了债权转让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债权转让通知的方式有哪些
债权转让的通知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选择方式应确保债务人能够及时、准确地收到通知。书面通知可以通过邮寄、电子邮件等可留痕的方式;口头通知则可以通过电话、面对面交谈等方式进行。为了确保有效性,建议录音或请第三方作为见证。通知方式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后续可能出现的争议,并妥善保留相关证据。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你碰到什么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办理。
吴余茹律师
吴余茹律师
10分钟前
你好,医院愿意赔偿吗?详细沟通具体情况。
戴少华律师
戴少华律师
31分钟前
工地领导擅拿你私物,构成侵权。可依据《民法典》第1165条要求其返还或赔偿;物品价值较大或拒不归还,
王硕律师
王硕律师
33分钟前
你好,请详细说一下你这个问题的具体情况,看看怎么处理比较好
李迎律师
李迎律师
37分钟前
您好,我们可以帮助你聊聊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