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抵销的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你欠我500元,我也欠你500元,这时候我们之间就是互享债权互负债务,那么此时双方债务是否能主张抵销呢?我国关于债务抵销的法律规定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债务抵销的法律规定

  债务抵销是由民法典进行规范的。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八条  债务法定抵销 当事人互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到期债务抵销;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除外。

  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

  第五百六十九条  债务约定抵销 当事人互负债务,标的物种类、品质不相同的,经协商一致,也可以抵销。

  第五百七十条  标的物提存的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

  (一)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

  (二)债权人下落不明;

  (三)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标的物不适于提存或者提存费用过高的,债务人依法可以拍卖或者变卖标的物,提存所得的价款。

债务抵销的法律规定

二、

债务抵销的要件

  1、抵销人与被抵销人之间互负债务、互享债权。

  双方互享债权、互负债务为双方行使抵销的前提条件。另外,当事人双方存在的两个债权债务关系,须均为合法存在。其中任何一个债为不法,均不得主张抵销。

  2、抵销的债务必须是同种类的给付。

  如果双方互负债务的标的物种类不同,如允许抵销,则不免使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目的难以实现。用以抵销的通常是同种类的货币或者实物。如果种类相同而品质不同,用品质较高者与品质较差者抵销时,对于被抵销人并无不利,应当允许。如果一方或者双方的债权标的物为特定物,原则上不允许抵销,尤其是以种类物债权抵销特定物债权时,更不允许。

  3、必须双方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抵销具有相互清偿的作用,应自双方债务均已届清偿期,始得为抵销,债务未到清偿期,债权人尚不能请求履行,因而不能以自己的债权用作抵销,否则等于强令债务人期前清偿。

  如果清偿期限利益系为债务人而设时,原则上债务人得提前清偿,此时债务人主张以自己的未届清偿期的债务与对方当事人已届清偿期的债务抵销,可认为其放弃期限利益,应允许抵销。

  4、双方适用抵销的债务是能抵销的债务。

  不得用于抵销的债务,大致有如下几种:

  (1)性质上不得抵销。例如不作为债务、提供劳务的债务以及抚恤金、退休金、抚养费等与人身不可分离的债务。

  (2)法律规定不得抵销。如:禁止强制执行的债务(保留被执行人的生活必需品);因故意侵权行为所发生的债务,此种债务如允许抵销,有违公序良俗;约定应向第三人为给付的债务。

  (3)当事人特别约定不得抵销的。

三、

债务抵销与抵消的区别

  1、效力不同:

  抵销的效力主要表现在:双方当事人所负债务全部或者部分消灭。抵销具有溯及效力。

  抵消权为形成权,此种意思表示一经抵销权人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不须对方当事人的同意,也不以诉讼上裁判为必要。抵销的方式也无限制,抵销的意识表示发出后,不得撤回。

  2、依据不同:

  债的抵消是指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的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同等数额内互相抵销。

  债务抵销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给付种类相同的债务,双方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互负债务在对等数额内相互消灭的法律制度。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债务抵销的法律规定”的相关知识。由此可知,我国《民法典》第568条和第569条分别对债务抵销的法定抵销和约定抵销的相关内容作出了详尽的法律规定。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一般情况下不会去管学生转学后的事情。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4分钟前
关于电商厂家拒绝退货的问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首先建议您确认几个关键点:1.商品是否存在质量问
您好,这种情况无法取出。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8分钟前
关于驾校合同中的霸王条款问题,我理解您的困扰。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类明显不公平的条款确实可能无效。首先
刘洋律师
刘洋律师
34分钟前
你好,需要沟通一下具体情况哦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36分钟前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延保退款问题,我需要了解更具体的情况才能给出准确建议。一般来说,延保服务是否可以退
杨泽昊律师
杨泽昊律师
49分钟前
想咨询一个转让合同想咨询一个转让合同
您好,这种情况您可以报警处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