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债务怎么分担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离婚率也逐年上升。每对夫妻离婚的理由或许不尽相同,但是离婚的程序都别无二致。在离婚时,夫妻双方不仅要分割财产,也要处理夫妻债务,那么夫妻离婚债务怎么分担呢?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夫妻离婚债务怎么分担

  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该由夫妻共同承担。

  1、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夫妻离婚债务怎么分担

二、

离婚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经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或者夫妻双方或一方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具体而言,夫妻共同债务有三种:一是基于双方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二是夫妻双方或者一方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担的债务。三是夫妻一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且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是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所负。

三、

离婚夫妻共同债务的举证责任分配

  夫妻共同债务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应当遵循如下规则:

  首先,就债权人而言,债权人仍然需要对基础的债权债务关系尽到举证责任。例如向法院举证证明《借条》、《借款协议》的真实性、夫妻双方均作为债务人签字,或者虽然在签订《借条》、《借款协议》时仅有夫妻一方签字,但事后夫妻另一方通过其他形式追认,例如出具《还款承诺书》等。

  其次,如果债权人仅能证明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负债的,但夫妻一方对外所负债务符合“家庭日常生活需要”,那么我们推定该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无需另行举证。至于何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笔者已在前文中阐述,在此不再赘述。非举债配偶方如果反驳主张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则需要举证证明举债人所负债务并非用于家庭日常生活。

  再次,对于超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原则上不作为共同债务,债权人主张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需要举证证明,例如证明债务用于购置家庭住房等。如果债权人不能证明夫妻一方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则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夫妻离婚债务怎么分担”的相关知识。离婚时,用于夫妻共同生活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应该由夫妻共同承担,个人债务则由欠债一方独自承担。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离婚夫妻债务怎么分担最合适
离婚夫妻的债务如何分担需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个人债务,应由个人承担;对于共同债务,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诉讼来处理。在协商过程中,应明确债务分配的比例、偿还方式等细节。如果选择诉讼方式,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法院将依法进行判决。为确保双方的权益,及时妥善处理债务问题非常重要,以避免纠纷的扩大。
夫妻共同债务离婚后怎么办理
离婚后处理夫妻共同债务的步骤包括:首先,明确哪些债务属于共同债务;其次,评估共同财产的价值,确定是否足以偿还债务;然后,双方应尝试协商处理,可共同偿还或以协商的比例分担;若协商无果,可向法院申请介入,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决;最后,按照法院的判决执行,确保债务得到妥善处理。
离婚夫妻个人债务怎么分配比例
处理离婚时的夫妻债务分配,首要操作是明确区分个人债务和共同债务。个人债务通常由个人负责偿还;而对于共同债务,双方需共同承担清偿责任。具体操作中,双方可以先制定偿还计划并明确各自的责任。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证据和情况判决债务分配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务必注意保留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权益。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您可以向其所在平台投诉。
施友根律师
施友根律师
21分钟前
您好,可以先协商沟通处理,不成,再向法院起诉。
李波律师
李波律师
25分钟前
民事纠纷,不属于派出所管辖。欠款金额是?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32分钟前
您好,我不是温县的律师。不过作为法律从业者,我可以就您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一些专业建议。如果您需要咨询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36分钟前
您好,工伤和交通事故案件收费需根据具体案情和复杂程度确定,建议详询律师获取精准报价。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