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遗嘱有什么法律责任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在遗产继承时,作为继承人应该要对继承的相关法律有所了解,也要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来参与继承,这样才能避免纠纷的产生,但有些人被前才迷住了双眼,甚至不惜伪造遗嘱来骗取遗产,那么,伪造遗嘱有什么法律责任?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伪造遗嘱有什么法律责任

  若继承人伪造遗嘱,情节严重的话,就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有什么法律责任

  二、继承权的放弃与丧失的区别

  继承权的放弃和丧失,其结果都是不发生继承遗产的结果,但两者却有明显的区别。

  1﹑放弃继承权,是继承人自愿放弃无偿取得被继承人的合法遗产的权利法。这种行为是出自继承人自身内心意思的真实表示;丧失继承权,是继承人有《继承法》第七条规定行为之一,经人民法院认定并作出判决而被剥夺其继承权,这种被剥夺是依法强制执行的,不以被剥夺人的意志为转移。

  2﹑放弃继承权必须在继承开始之后,遗产处理之前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向其他继承人表示,其效力可以追溯到继承开始的时间;而丧失继承权则可以发生后继承开始之后,也可以发生在继承开始之前,其显示的方法是以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的形式。

  3﹑放弃继承权是继承人放弃自己继承的一种权利,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只要自己诚心的放弃表示即可,而丧失继承权是依法剥夺继承人的继承权,这种被剥夺必须受《继承法》第七条严格的法定限制,除外不能使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4﹑放弃继承权的声明可以在遗产处理前或在诉讼过程中收回,但需经人民法院依据其提出的理由作出决定;而丧失继承权一旦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则不能改变。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 【继承权的丧失和恢复】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三)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四)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受遗赠人有本条第一款规定行为的,丧失受遗赠权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伪造遗嘱有什么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伪造遗嘱属于违法行为,这不仅会伤害家人之间的感情,严重的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作为行为人也很可能会因为伪造遗嘱而丧失继承权,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继承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822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伪造遗嘱负什么法律责任
按民诉法111条追究其责任
有什么法律责任
业务员涉嫌挪用资金罪,公司涉嫌违反工商行政法规。业务员可能会负刑事责任,公司可能会负行政责任(如罚款)
伪造借条和手膜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建议聘请专业律师代理。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有什么法律责任
如果不知道是赃物不用承担责任。
副处级离休干部死后的抚恤金是多少?
离休干部死亡抚恤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上本人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因病非因工死亡和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退职人员死亡后
我是被执行人,能拿到父亲的死亡抚恤金吗?
您好,死亡抚恤金是公民所在单位在公民死亡按照有关规定发放给死者近亲属或者抚养人的生活补助费,所以可以领取的
遗产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遗产诉讼时效三年。如发生纠纷,可先尝试家族协商,快速解决;协商不成可寻求专业调解;若仍无法解决,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保护自身权益。
老人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老人如何赡养,另老人有退休金,有存款,遗产如何分配
小儿子负责赡养,遗产按法定或遗嘱分配。具体操作:1.小儿子负责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费用;2.老人可立遗嘱指定遗产继承人及份额;3.如无遗嘱,按法定继承顺序,
拆迁安置权益能否予以继承
拆迁安置权益是可以继承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继承的标的为公民的遗产,而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除外。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赠与合同的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关于赠与合同的规定是: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赠与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口头或法定其他形式等。赠与人在赠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