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高利贷犯法吗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高利贷顾名思义是利率很高的贷款,但是它又不是单纯的利率高,而是以利息与本金不断的加在一块做本金的“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利滚利。这种高利贷一般很难还清。关于借高利贷犯法吗,接下来让找法网小编来告诉大家有关的法律规定和知识。

  一、借高利贷犯法吗

  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或叫大耳窿、地下钱庄,这些现今称为“放数”的放债人,向“高利贷”借钱,一般毋须抵押,甚至毋须立下字据。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是信用的基本形式。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前,在现代银行制度建立之前,民间放贷都是利息很高的。利率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4倍就属于高利贷。高利贷作为一种残酷剥夺借贷者私人财产的手段,在中国的旧社会尤为盛行,最为常见的是所谓“驴打滚”利滚利,即以一月为限过期不还者,利转为本,本利翻转,越滚越大,这是最厉害的复利计算形式。

  一般而言,高利贷是指索取特别高额利息的贷款行为。认定高利贷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原则上说民间借贷利息不能超过36%,超过了就是高利贷,法律不予保护。

  2、高利贷法定界限不能简单地以36%为参数,而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专门制定民间借贷指导利率,超过指导利率上限的,即构成高利贷。凡约定利息超过法定指导利率的,其超过部分无效,债权人对此部分无请求给付的权利。

  高利转贷罪与高利贷的区别在于高利转贷罪是出借人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的行为。如果出借人利用自有资金高利放贷给他人,属于民间借贷中的放高利贷行为,不构成高利转贷罪。民间借贷包括合法的民间借贷行为和违法的高利贷行为。如果民间借贷的当事人约定的利息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就属于高利贷,对高出的部分利息法律不予保护。也就是说,私人放高利贷既不是犯罪行为,也不是合法的民间借贷。

借高利贷犯法吗

  二、高利贷信用与现代信用的区别

  1、从存在的基础看,高利贷信用存在的基础是小生产占优势的旧生产方式。现代信用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化的大生产方式,经济中广泛存在盈余或赤字单位;

  2、从借贷的目的看,高利贷主要用于生活性消费,与生产没有密切联系。现代信用主要用于生产,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从对经济的作用看,高利贷具有资本的剥削方式,它的主要借贷对象——小生产者仅用于维持简单生产活动,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现代信用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节约了流通费用,保证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五条: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公安或者检察机关不予立案,或者立案侦查后撤销案件,或者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经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定不构成非法集资等犯罪,当事人又以同一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带来的借高利贷犯法吗。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可以超过36%,超过的话就是高利贷。高利贷在我国属于违法贷款,如果社会影响较大,是要入刑的,但是普通的私人放贷行为也不属于犯罪行为。如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致电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放高利贷犯法不?
放高利贷时务必谨慎,特别是要注意遵守《刑法》的相关规定。若涉及高利转贷等行为,建议咨询法律专家以确保合法合规。同时,为了防范纠纷和保护双方权益,应当合理调整借贷利率,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贷高利贷犯法吗
高利贷是不合法的。如果遇到高利贷问题,可以拒绝支付超出法定利率的部分,并通过协商或向法院起诉来解决纠纷。如果涉及到非法放贷等更严重的情况,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对于具体的法律问题,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专业的法律意见。
5分利息算高利贷吗犯法吗
五分利息确实算是高利贷。如果双方能够协商一致降低利率并重新签订合同,那么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果无法协商,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超出法定利率的部分无效,并要求返还多付的利息。同时,也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高利贷行为。请注意,法律对高利贷行为有明确的规制,我们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动态
企业断缴社保后破产补齐,退休时企业补缴时段不认定视同缴费是否违法需看具体情况。若符合相关社保政策规定
起诉就到被告所在地法院提交材料就可以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没办入学手续,理论上有转学制的可能。你得和学校沟通,说明想从六年制转三年制的想法和原因。若学校有相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以尽快去法院修改预留号码。你带上能证明身份的材料,直接前往法院办事窗口,跟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