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息是怎么算的,多少利息合法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年轻人生活压力大,贷款买房买车是常有的事,这也是现代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要贷款的话肯定是需要支付相应的利息的,但是我国也有规定贷款利息不可以超过规定,否则可能就是高利贷。那么贷款利息是怎么算的,多少利息合法?下面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贷款利息是怎么算的

  计算利息的基本公式,储蓄存款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利率的换算,其中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

  利息计算公式中的计息起点问题:

  1、储蓄存款的计息起点为元,元以下的角分不计付利息;

  2、利息金额算至厘位,实际支付时将厘位四舍五入至分位;

  3、除活期储蓄年度结算可将利息转入本金生息外,其他各种储蓄存款不论存期如何,一律于支取时利随本清,不计复息。

贷款利息是怎么算的,多少利息合法

  二、贷款利息多少利息合法

  年利率的24%是民事法律应予保护的固定利率;24%至36%则作为一个自然债务区,如果要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保护,法院不会保护,但是如果当事人愿意自动履行,法院也不反对;超过36%则是无效区。

  1、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或者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无权主张借款人支付借期内利息;

  2、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

  3、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4、除借贷双方另有约定的外,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并按照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利息。

  三、个人借贷无效情形有哪些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贷款利息是怎么算的,多少利息合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一般贷款利息年利率的24%是民事法律应予保护的固定利率,超过36%则是无效区。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借钱利息超过多少算高利贷
高利贷的界定标准为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应对高利贷,可以与借款人协商降息并修改合同;若协商无果,可寻求法律途径,向法院起诉并要求确认超出部分无效。在此过程中,注意收集相关证据,确保自身诉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个人借贷利息最高多少合法
个人借贷月利应在合法的前提下进行约定。具体操作建议如下:首先,双方应明确借款金额、期限和利率,并确保不超过法定上限;其次,可参照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设定利率;第三,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各项条款和违约责任;最后,如发生争议,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遵守法律法规有助于保护借贷双方的权益。
贷款利息是怎么计算的?
贷款利息的计算基于贷款本金和约定的利率。合法的利率范围内按照约定计算利息;若年利率过高超出法定标准,可以与贷款方协商降低或者采取法律手段解决。为保障自身权益,请务必保留相关证据。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在宠物店上班被猫咬伤一般算工伤。上班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符合工伤认定情形。可先收集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练车时遭遇教练骚扰,要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坚决制止其行为。留存好相关证据,比如聊天记录、录音、视频等。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判断儿子是否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要看是否以本集体土地为基本生活保障等。虽曾户籍在农村且有承包地,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一般来说,签了不要差价的承诺书有一定法律效力,但也有办法争取。若签承诺书时存在受欺诈、胁迫等非自愿情
你好,有什么可以为你服务的?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4分钟前
这得看这钱是啥性质。要是男方给的彩礼,没结婚一般要还;要是日常小额赠予,比如吃饭、送小礼物的钱,不用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