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法遗嘱效力顺序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见过不少为了争夺遗产,导致兄弟反目的事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因此很多老人为了避免纠纷,都会提前订立遗嘱,但遗嘱有好几种形式,那么继承法遗嘱效力顺序是什么呢?接下来找法网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

  一、继承法遗嘱效力顺序是什么

  遗嘱分五几种,公证遗嘱效力最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遗嘱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等五种形式。在所有的遗嘱形式中,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最高。《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六条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第十七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继承法遗嘱效力顺序是什么

  二、遗产继承法定原则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指的是在法定继承中确定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分得的遗产份额的基本准则。继承法第13条对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做了明确规定,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这是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一般原则,即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该平均分配遗产。该法条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

  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

  三、遗产继承特殊情况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继承人只有同时具备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情形时,才能在遗产分配时中给予照顾,而且一旦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就应当给予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是应该多分,不具有强制性。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这是继承法中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重要体现。继承人符合下列条件的,应不分或少分遗产: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条件;不尽扶养义务;继承人协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解答的关于继承法遗嘱效力顺序是什么问题的相关法律知识内容了,综上所述呢,我们可以了解到继承法规定遗嘱有下列几种: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五种,以公证遗嘱效力最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继承顺序是什么,还是遗嘱第一
都是同位第一顺序,须律师介入指导、核实收集证据材料,尽快委托《本》人帮助争取解决遗产继承纠纷。
第三顺序继承人有可能继承遗产吗?规定是什么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按照以下顺序继承: 1、应该先看死者是否有遗嘱,有遗嘱的,应按遗嘱执行。 2、继承人分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3、最后是确定各继承人的份额。
我想知道遗嘱效力顺序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呢?
如果有公证遗嘱,公证遗嘱的效力有效;没有公证遗嘱的,一般以最后的有效遗嘱为准。
律师解答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