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债务人应向债权人还是债务人偿还欠款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债务人,次债务人,债权人,这三种听起来差不多的法律定义,但实际上代表的对象是完全不同的,其中,如果债务人为了逃避债务的利益带来损害的,债权人可以提起代位权诉讼,那代位权诉讼胜诉后,次债务人应向债权人还是债务人偿还欠款呢?找法网小编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阅读完后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次债务人应向债权人还是债务人偿还欠款
1、代位权诉讼胜诉后,次债务人应向债权人偿还欠款。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显然,代位权诉讼胜诉后,次债务人应当直接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

二、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注意事项
1、代位权仅限于以诉讼的方式行使;
2、债权人为原告、次债务人为被告,债务人可以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列明;
3、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为管辖法院;
4、债权人胜诉的,诉讼费用由次债务人承担而非债务人,其他必要费用如差旅费、律师费由债务人承担;
5、因仲裁条款的相对性,即使债务人、次债务人间的合同约定了仲裁协议,不妨碍债权人以诉讼的方式行使代位权;
6、代位权诉讼所涉及的主债权和次债权应均不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三、次债务人的法律效力
对次债务人来说,债务人对其享有的权利,无论是债务人自己行使还是债权人代位行使,次债务人的法律地位和利益均无影响。因此,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一切抗辩均可向债权人主张,如不可抗力抗辩、诉讼时效抗辩、同时履行抗辩、不安抗辩、权利瑕疵抗辩等等。但是这种抗辩应以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之前所产生为限。如代位权行使后,第三人因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取得对债务人的抗辩,不得以之对抗债权人,因为此时债务人已丧失了处分权。若第三人因对债务人为清偿而取得的债务消灭抗辩权,可以之对抗债权人。第三人对于债权人的抗辩,则不得于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时对抗债权人。债权人向第三人行使代位权须通知债务人,通知后第三人对债务人开始有抗辩权。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次债务人应向债权人还是债务人偿还欠款相关法律内容,相信大家阅读完后对次债务人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如果还有更多相关的法律疑问,欢迎访问找法网,我们会有专门的律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咨询一下,怎么区分债权人还是债务人
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区分如下:
1. 债权人,也就是通常叫的债主,是指借出钱财收取利息的人,即放债的人,是债的关系中有权利要求另一方(债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
2. 债务人通常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也可以理解成是买方。
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是特定的,只有该特定的权利主体才有权要求义务主体履行约定的义务。如果负有履行义务的人不履行义务,债权人有权请求司法机构强制其履行。如果债权人因对方不履行义务而遭受经济损失,有权要求赔偿。此外,债权人还享有代位权和撤销权。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代债务人行使其为第三人的权利,其后果由债务人承担的权利;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有碍于债权实现的法律行为享有的请求撤销这一行为的权利。债权人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国家。
债务人私自挪用债权人钱财,属于欠款还是借款范围呢?
法律分析:
欠钱的是债务人。债务人,通常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在财务会计学的术语中,债务人是指欠别人钱的实体或个人。
1. 债务人是指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在借贷关系中,债务人就是欠钱的一方,需要按照约定向债权人偿还债务。
2. 债务人的法律地位是由法律或合同、契约规定的,其义务是明确的,不能随意变更或免除。
3. 在财务会计学中,债务人是指欠别人钱的实体或个人,其负债情况需要通过财务报表进行披露和反映。
总之,债务人在借贷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义务和责任是明确的,需要认真履行,以避免产生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