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与债务人有什么区别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债权人(Creditor)与“债务人”对称,是债务的主体之一,在债的关系中,有要求他的债务人实施一定行为或者不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利的人。债权人享有哪些权利?债务人又享有哪些权利呢?两者仅一字之差,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一、债权人

  (一)债权人的概念

  债权人主要是指预付款者,有权请求他方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主体,是指那些对企业提供需偿还的融资的机构和个人,包括给企业提供贷款的机构或个人(贷款债权人)和以出售货物或劳务形式提供短期融资的机构或个人(商业债权人)。

  贷款债权人最关心的是债权的安全,包括贷款到期的收回和利息的偿付。因此,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现金流量,以及有无其他需要到期偿还的贷款。

  商业债权人最关心的是企业准时偿还贷款的能力,因此,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按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将钱借给他人的人,称为债权人;相对而言从别人手中借钱,欠别人钱的人称为债务人。

  (二)债权人的权利

  1、债权人代位权是债的保权制度的一种。保全债权是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代位权,是以传统的代位权理论为基础,代位权的效力及于债权人、债务人和次债务人。

   2、债权人免除债务,指债权人放弃自己的债权,从而消灭合同关系及其他债的关系。

  合同法规定,债权人免除债务人部分或者全部债务的,合同的权利义务部分或者全部终止。从这条规定看,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免除是单方的法律行为。但合同法也并不排除债权人与债务人订立免除协议,免除债务人的义务。

   3、债权人撤销权,又称撤销诉权或废罢诉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有害及债权的行为,得申请法院撤销的权利。

  我国合同法确立了债权人撤销权制度。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的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亦可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二、债务人

  (一)债务人的概念

  债务人通常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在财务会计学的术语中,债务人是指欠别人钱的实体或个人。简单地说,债务人也可以理解成是买方,而对应的债权人可以理解成卖方。

  债务人可以是公民,可以是法人,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出现时也可以具备债务人的资格。

   (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

  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在债的关系中,债务人是特定的,只有该义务主体才必须向债权人承担交付财产、提供劳务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

   (三)债务人的合法权利

  《合同法》从公平原则出发,赋予了债务人诸多权利:

  1、同时履行抗辩权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同时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在同时履行的时间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约定履行的,有权保留自己的给付义务,这种保留给付的权利就是同时履行抗辩权。《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2、后履行抗辩权。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者未按约定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对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不履行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后履行抗辩权。《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3、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又称先履行抗辩权,指双务合同成立后,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义务,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有权单方中止履行合同义务。《合同法》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丧失商业信誉;

  (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它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需要说明的是,当事人依照上述规定中止履行义务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4、债权无效抗辩权。《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应当将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对于债权人债务人如何区分,法律怎样规定
债权人享债权,债务人负债务。具体处理:1.协商确定债权债务关系及还款计划;2.调解,通过第三方协助达成和解;3.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债务人和债权人怎样区分
债务人负债,债权人提供借款。具体区分依据合同及资金流向,债务人需按约还款,债权人则享有收款权。身份可能随交易变化而转换,需仔细甄别。
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区别是怎样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1. 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概念及权利义务不同。具体来说,债权人是在合同中享有权利的人,有权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而债务人则是合同中需要履行债务的人,需按照约定履行相应的债务。 2.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这种权利是基于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而产生的,使得权利人能够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3.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都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侵犯这些权利。 4. 关于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都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登记;而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则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交付。
律师解答动态
若因罚金未交被列入失信人名单,在你履行完缴纳罚金的义务后,一般会在三个工作日内解除。解决方案就是尽快
社会考生参加合格考一般不能取得高中毕业证,因为取得高中毕业证通常要求具有高中学籍、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及
首先要弄清楚第三方代发工资的性质,如果第三方是受实习公司委托代发工资,但工资发错了,或者有其他合理原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未成年人租号弄禁言致出租方要求赔偿,若不赔偿是有可能被起诉的。不过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2分钟前
被网暴报警后,警察有可能会线下来找你。如果案件情况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了解情况、固定证据,或者网暴行
您好,要看是什么案子,需要看您材料是否完备
刘江律师
刘江律师
2分钟前
你可以尝试分户。一般来说,结婚后若有独立房产,带上房产证明等材料即可办理分户。即使没有房产,有些地方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