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占有罪与侵占罪有何不同?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我们知道,对于他人财物,不问自取视为偷,也就对于他人的财物,应该予以尊重,不得侵占,不得盗窃,如果实施侵占行为的,可能构成犯罪。那么,对于这个犯罪有可能是“非法占有罪”,也有可能是侵占罪,那么“非法占有罪”与侵占罪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找法网小编在下文跟大家详细分析,请看下文:

  一、什么是“非法占有罪”与侵占罪?

  (一)“非法占有罪”

  刑法中是没有“非法占有罪”这个概念的,我们老百姓平时说的“非法占有罪”,实际上就是侵占罪。

  之所以造成这种名称上的误读,是因为刑法对侵占罪的规定中含有“非法占有”这一字眼: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自己代为收管的他人财物或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或退还的构成侵占罪。

  本罪的主要法律特征有

  (一)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二)主观上系故意。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侵犯他人财物所有权,仍故意实施,并且行为人具有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三)客观上表现为将自己代管的他人财物、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四)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所有权。

  犯本罪,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本罪的,告诉才处理。

  (二)侵占罪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侵占罪在中国刑法史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就是在中国刑法第270条第一款的规定中也没有使用“侵占”一词。因而在确定侵占罪概念之前,有必要对“侵占”一词进行分析,因为“侵占”是侵占罪罪名中的关键词,它代表了侵占罪的主要内涵。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中国刑法第270条第二款规定。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侵占”的解释是:非法占有别人的财产。中国宪法第12条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这二者所说的侵占的含义都是广义的,所指的是侵犯财产,包括盗窃、诈骗、贪污、抢夺等各种财产犯罪,还包括侵犯财产的各种民事侵权行为、各种利用职务的行政渎职行为。

  二、非法占有罪与侵占罪有什么区别?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自己代为收管的他人财物或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或退还的构成侵占罪。

  侵占罪(刑法第270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1、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如果不是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该财物即持有该财物就具有非法性,则不可能构成本罪。合法持有,其形式多种多样,如接受他人的馈赠,通过合法交易等,但本罪的合法持有,根据刑法的规定,仅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代为保管,既包括受他人委托,代为收藏、管理其财物,如寄存、委托暂时照看,又包括未受委托因无因管理而代为保管他人的财物;既包括依照有关规定而由其托管的财物,如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财物依法应由其监护人代为保管,又包括依照某种契约如借贷、租赁、委托、寄托、运送、合伙、抵押等而持有代为保管,但因职务或工作上的关系代为保管本单位的财物的,不属于本罪的代为保管。行为人如果将财物非法占有的不是构成本罪,而是构成贪污罪职务侵占罪

  (2)拾捡他人的遗忘物。

  (3)发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但这种发掘得到不能属于非法。其一般应出于善意偶然得到,如果其本身非法,如盗掘他人埋在坟墓中的财物,或明知他人将某物埋下而故意盗掘得到,就不是构成本罪,这时构成犯罪,也应以盗窃罪论处。

  2、必须是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的行为。所谓占为己有,是指应当将他人交为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当成自己的财物,以所有人自居,擅自加以处分、使用和收益。有的是将财物出售、赠与他人,有的是出租、消费、充抵债务、设定抵押加以使用,但不能包括故意毁坏这种处分。具有后者这种行为,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治罪科刑。所谓拒不交还,是指依法、依约而当将他人的财物退回而拒不退回,如财物所有人明确提出交还并举有证据证明属及所有,行为人仍视而不见,明确表示不予旧还;或者虽然表示归还,但事后又擅自处分致使实际无法交还;或者采用诸如谎称财物被盗、丢失等欺骗手段而拒不归还;或者携带财物逃离他乡而拒不归还;或者已经非法处分而拒不追回或者赔偿的等等,当然,行为人如果最终还是交出或者退还了财物,或者是在他人明确提出主张交还前处理了财物事后已作了或答应赔偿的,甚至是在他人提出主张后还擅自处分财物但又作了赔偿的,等等,就不应以本罪论处。

  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罪是告诉才处理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非法占有罪与侵占罪的区别,法律上如何认定
非法占有罪与侵占罪没有区别,刑法中是没有“非法占有罪”这个概念的,我们平时所说的“非法占有罪”,其实就是侵占罪。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退还,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的规定,对于此类行为,将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处以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条罪属于告诉的才处理的案件。
非法占有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具体规定有哪些
非法占有罪与侵占罪没有区别,刑法中是没有“非法占有罪”这个概念的,我们平时常说的“非法占有罪”,实际上就是侵占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关于非法占有罪与侵占罪的区别有哪些?
1、民事侵占和刑事侵占罪的区别是: (1)民事侵占属于侵权行为,侵占罪属于犯罪行为; (2)前者追究的是民事责任,一般是赔偿损失、返还原物,后者是承担刑事责任,一般是判处刑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律师解答动态
戴少华律师
戴少华律师
23分钟前
八年前的酒驾记录一般不影响考网约车证。根据相关规定,有酒驾记录的人员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网约车证
戴少华律师
戴少华律师
24分钟前
学校在学生自主实习期间仍收取学费,需视具体情况判断其合法性。根据《职业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职业学
戴少华律师
戴少华律师
25分钟前
女方应先与丈夫协商分割共同财产,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根据《民法典》第1087条,法院会按照顾子女、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