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暂时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生活中,常常有人借钱不还,这让债权人很是头疼,但有些情况下确实是债务人缺乏还债能力。那么遇到个人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处理呢?是不是一定要告上法院呢?个人暂时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处理?以下找法网小编带您一起去具体了解个人暂时无力偿还债务时的相关处理内容。

  个人暂时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处理?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一)个人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处理?

  1、个人无力偿还债务处理的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由此可见,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但目前社会上债务得不到偿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力偿还,另一种是有能力而拒不偿还。而《民法通则》对此也仅作了上述原则性规定。

偿还债务

  2、债务人无力偿还情况

  实践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1、暂时无力偿还

  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

  2、永久无力偿还

  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了,这就要经过法院审理、作出判决,再付诸执行,也就是说债务人有多少个人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就拿多少。

  3、私人之间的借款要慎重

  借钱给人,必须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就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互通有无、如果数额较大的话,除立借据外,也要尽可能由借款人提供担保或以一定财产作抵押,这样就可减少风险。

  (二)债务人长期不还债怎么办?

  1、注意催讨

  有句俗话叫“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仍然存在着不讲信用的人,他们有的到期不还,有的借整还零等等。因此,凡借出的款项已经超过双方约定期限,但借款仍未归还的,出借人就要考虑催讨,提醒借款人,催告其在合理的期限内返还借款。

  2、及时起诉

  借贷双方权利受侵害的,被侵害者应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算起的三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超过二年的诉讼时效,人民法院就会不予受理,出借人的债权就失去了法律保护。

  为了防止超过诉讼时效,出借人可以在诉讼时效届满前让借款人写出还款计划,从而使诉讼时效中断。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新的诉讼时效就可以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这样,出借人不仅拥有了起诉权,而且可以继续拥有胜诉权,从而有利于保护出借人的合法权益。

  由上我们可以知道,债务人暂时无力偿还债务时,债权人依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债务人,可以和债务人达成分期还款的协议,阻断诉讼时效。债务是应当清偿的。若债务人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但是债务人是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办担保人怎么办
当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担保人通常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承担责任。根据担保方式的不同,担保人可能需要先尽力追讨债务人,或者债权人会直接要求担保人偿还债务。担保人在履行还款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进行追偿,或者通过协商达成延期还款或分期还款的协议。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怎么办民法典
债务人若暂时无力偿还债务,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分期偿还或申请展期。如永久无力清偿,则应以现有财产清偿为主。同时,也可通过其他合法方式解决债务问题,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债务人未偿还债务人死亡担保人无力偿还怎么办?
追讨债务,如果该债权有抵押担保或者有第三人提供担保的,债权人可与抵押人或者保证人进行协商,使抵押人以足额的抵押资产抵偿债务,或者由保证人来代偿债务。
律师解答动态
宅基地被占1m盖房20年仍有可能要回。虽然过了较长时间,但宅基地权益受法律保护。可先与对方协商,要求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这种情况还是有可能要回的。虽然邻居占用30年,但宅基地权益受法律保护。先和邻居友好协商,明确指出对方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闲鱼平台有双方包赔险这类保障服务。要是交易双方想降低交易风险、保障自身权益,可在交易前确认是否有此保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不太明确“2025云0427执821”具体指啥,推测可能是执行案件编号。你得详细说说具体情况,比如是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15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租车本身合同可能无效。酒驾撞车后,要第一时间确保伤者就医。赔偿方面,由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8分钟前
根据《劳动合同法》,公司搬厂超过20公里,若影响员工通勤,可要求经济补偿或协商解除合同。建议先与公司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