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无效的民间借贷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借过钱,但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民间借贷无效,更不知道怎样处理无效的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无效的情形主要是指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合法,合同的内容不合法和合同的形成过程不合法三种。至于民间借贷无效该怎么处理,下文将为大家详细地阐述。

  一、怎样处理无效的民间借贷

  《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民间借贷合同的特点,借贷合同无效后,一般要承担如下后果:

  1、借款人返还借款

  合同无效后,当事人依据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返还财产并不是违反民事义务所直接产生的法律后果,它的存在也不是法律对当事人主观状态予以否定性评价的表现。因此,返还财产不适用无过错原则,即无论当事人对缔结合同是否有过错,依据无效合同取得、占有的财产因无合法根据,都应当返还对方。

  换言之,即使是无过错一方占有了对方财产,也应当返还给对方。所有物的返还,是以物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能够返还为条件。因为民间借贷合同主要以金钱为标的,故返还借款并不存在法律上的不能返还和事实上的不能返还之情形。因此,针对无效借贷合同而言,如果无效借贷合同尚未履行,则不得履行。如果无效借贷合同已经履行,取得借款的借款人应当向贷款人返还借款。

  2、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方式。过错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故意。过错,有单方过错和双方过错,无效借款合同损害赔偿,也适用过错相抵原则。无效民间借贷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将给当事人带来损失,这里的损失,一般指贷款人受法律保护的合法利息损失,如果有其他损失,还应当承担赔偿其他损失的责任。

  如果贷款人已经提供借款,返还借款不足以弥补损失时,借款人应当赔偿损失;如果贷款人实际未提供借款,但合同无效是借款人过错造成的,则由借款人向贷款人承担赔偿损失责任;如果合同是双方过错造成的,则由双方按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3、追缴财产

  《民法通则》第61条第2款规定:“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

  二、民间借贷无效该怎么处理

  无效借贷合同如系由借出人引起的,借入者只须返还本金;由借入人引起的,借入人除了返还本金外,还应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给付利息。如果是非法所得,还将被收缴。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债权债务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19403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民间借贷怎么处理
请大律师可以维权
民间借贷怎么处理
您好,建议委托律师起诉
民间借贷怎么处理的啊
你好,可以提供贷款审查咨询服务,可联系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民间借贷是怎么处理的
委托《本》律师帮助争取解决借贷纠纷。
别人欠我钱,我可以坐在他的车里不走吗?
您好,建议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
银行卡被外地警方冻结,显示冻结6个月
您好,建议你详细说明情况
我的五险一金缴存基数1820
可以向人力资源部门或公积金管理中心咨询。基数根据工资和规定确定,有疑问可提出异议。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个人权益和法律规定。
618我坐长途客车到站下车发现行李箱没有了,司机说可能有人拿错了让我拿着他的行李箱跟他换,到现在也没
您可以先与承运人协商,要求赔偿;协商不成,可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您的具体情况和诉求紧迫性。
我现在急需找一个律师帮忙
你好,你具体需要律师帮你做什么?怎么处理
我感觉我被骗了,那些钱能追回来吗
被骗后,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保存证据并报警、寻求法律援助。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证据充分性、案情复杂性及个人法律知识水平。如证据充分且案情简单,可直接报警;若案情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