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登记与占有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物权登记与占有尽管部分机动车物权(所有权、抵押权)以登记为公示方法,但从物理属性来看,它能够移动且移动不会损害其价值和用途,仍属于动产的范畴。在法律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机动车依旧应适用动产的...

  物权登记与占有

  尽管部分机动车物权(所有权、抵押权)以登记为公示方法,但从物理属性来看,它能够移动且移动不会损害其价值和用途,仍属于动产的范畴。在法律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机动车依旧应适用动产的有关规则。与其他动产一样,机动车可以成为质权留置权的标的,而这两种物权自然都是以占有为公示方法。

  这样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机动车物权的类型不同,其公示方法也迥然有别

  机动车所有权、抵押权是以登记为公示方法,而质权、留置权则仍然以占有为公示方法。此种情形,可称之为机动车物权公示方法的二重性。

  动产本以占有为公示方法,占有具有公示公信力,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标的物的占有状况了解物权的存在与变动,故法律关系相对简单明了。但由于机动车物权公示方法的二重性,占有与登记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公示方法就可能并存于同一机动车之上,且二者均具有对抗力或形成力。如此一来,人们对于应信赖何种公示方法而为交易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进一步讲,当二者公示的物权相互排斥时,究竟应优先保护占有人的利益,还是优先保护登记名义人的利益,法律往往顾此失彼,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其实,当私权在事实上发生冲突时,解决的办法只有“编排权利序列”。

  我们也可以通过排列机动车占有与机动车登记在效力上的顺序,来解决二者的效力冲突问题。由于有公共权力的介入、程序规则的保障,加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且便于查阅,登记的公示力应当最强,也最值得信赖。从社会生活经验来说,当事人在进行机动车交易时习惯于查询登记簿的记载,至于标的物的占有状况则往往并非当事人关注的重点。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这情况商家存在欺诈和不合理收费。签合同前未告知锁机及开锁费用,还以不退押金和收违约金胁迫你办分期,且
老人被车撞了,首先要确保老人安全,如有必要立即呼叫急救。保留现场证据,比如拍照记录事故情况、车辆位置
这有什么好起诉的呀,你有没有押金呢
不能,自己补交社保,需要55周岁才能办理退休
驾驶车辆的人只要有合法的驾驶资格,保险公司就应当理赔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