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6-02-02 15: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一般国家都会制定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那我们国家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有哪些具体内容呢?下文为您介绍!

  (一)宪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第37条第三款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这些规定从宪法的高度规定了公民的权利。

  但是,关于财产的规定,以“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代替的财产,使得不具操作性。因为财产是否合法应由法院裁判,在此之前,任何财产都不受侵犯;由于所有权的权能可与财产本身分离,因而侵犯具体的财产未必涉及财产的所有权。

  (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遗憾的是,这条规定没有说明如果以非法方式收集的证据将如何处理,从而使其无法得到落实。

  刑诉法第91-118条对证据取得的程序也做了较明确、细致的规定,但缺少在对有关财产进行搜查和扣押时对侦查人员的限制的规定。特别是搜查证在中国由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与大多数国家由法官签发大不相同,实际意义不大。

  (三)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40条也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获取供述。”第160条规定:“……不得采用羁押、刑讯、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获取证言。”第265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

  鉴于刑讯逼供的严重性,最高人民检察院又下发了《关于严禁将刑讯逼供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作为定案依据的通知》。

  保障个人基本权利,为社会发展之终极目标。在刑事诉讼中,从以追诉犯罪为重点逐步转变为优先考量保障人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其中起到甚为巨大的作用,可说是抑制国家公权力行使的重要机制。拥有强大资源的政府机关理应慎守法定程序,在维护程序正义的前提下发现真实,保障司法的公正、纯洁。

  当前,中国的法制建设正在不断进步,然而在刑事诉讼中,刑讯逼供的现象确实存在并成为刑事司法中的一个顽疾。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消除刑讯逼供的一种有效手段,并具有其先进性,因此在中国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亦成为必然。这也将有助于中国的司法制度改革与法制的建设。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什么是非法证据排除
非法证据排除是司法重要原则。具体操作包括:1、审查证据来源是否合法;2、确认收集程序是否合乎法律规定;3、核查证据是否在法庭上合法出示并查证。若存在非法情形,应依法予以排除。
哪些非法证据应当绝对排除
非法证据必须排除。具体操作:1.审查证据来源,确认是否非法收集;2.在法庭上进行质证,对非法证据提出异议;3.向法院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确保案件公正审理。不同情况需结合具体案情和法律规定处理。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排除非法证据规定有哪些
排除非法证据规定有哪些
刑事诉讼证据审查质证内容
怎么排除非法证据
怎么排除非法证据
民事非法证据排除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父母无权阻止你和男友结婚、见面。你可以先心平气和地和父母沟通,了解他们不同意的原
你好,可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与工厂协商赔偿,协商不成可仲裁,对仲裁不服可诉讼。
先查看和平台签订的协议,看有无冻结资金的相关条款。若平台无正当理由冻结,保留好和平台沟通记录、交易记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电费充错进莱芜供电局能要求返还。这属于不当得利,充错方有权要求获得利益的一方返还。可先联系对方说明情
您好:这种说法很可能是诈骗,千万不要相信!正常的借款流程中,不存在“购买激活卡才能激活额度、让款项到
您好: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乙方(通常指劳动者)在正式入职甲方(通常指用人单位)之前,必须主动向甲方告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上班打瞌睡被罚款500,得看单位有无相关明确的规章制度,且该制度是否提前公示或告知。若有且合理合法,
您好:神经类损伤做伤残鉴定的时间通常在损伤后3-12个月,具体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恢复情况。一般来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