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庭审质证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更新时间:2014-08-07 13: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民事案件的审判环节中,质证环节影响着整个案件的证据有效性和证明力大小的认定,而法官对证据的认定也与案件性质和事实的准确认定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质证环节是整个案件审理的核心内容,一个完善...

  在民事案件的审判环节中,质证环节影响着整个案件的证据有效性和证明力大小的认定,而法官对证据的认定也与案件性质和事实的准确认定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以说,质证环节是整个案件审理的核心内容,一个完善和合理的质证流程有利于提高法院的审判效能,缩短审理时间。然而目前在庭审过程以及法律实务操作过程中,质证流程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当事人未能出庭有效质证、证人证言由于证人未出庭接受质询而流于形式、当事人没有充足的准备时间无法确认质证内容等,这些问题在实际庭审过程中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鉴于上述问题,本文拟从法院审理案件中实际遇到的突出问题入手,着力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探讨我国质证环节的有效改进措施。

  (一)当事人本人未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证据无法确认

  除婚姻案件外,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并未对当事人出庭质证做出强制性规定,很多当事人均委托特别授权代理人代为出庭参加诉讼,这就导致在庭审过程中,如果当事人本人未出庭,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对对方提供的某些证据无法进行确认甚至代理人以不清楚为由不予质证,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多以代理人向当事人了解情况后另行安排时间再次开庭进行质证为结果,这就严重影响了司法审判效能,不利于案件快速有效地审结。

  (二)一方当事人当庭举证,未在庭前给予另一方当事人充足的质证准备时间

  当庭举证有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原告当庭提出新的证据,另一方面是在法院审理的实际操作中,被告一方的证据往往都是开庭时才当庭提供给法院和原告一方,这两方面都令另一方当事人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难以发表充足有效的质证意见,同样的,原告在开庭前也未能就被告的证据提前进行充足的质证准备,也就影响了庭审中的质证效率。

  (三)证人未出庭作证,双方当事人对存疑证据无法质询

  在不少民事案件中,普遍存在着一方提供证人书面证言但是证人未出庭作证的情况,首先对方当事人对于未出庭作证的证人的书面证言的质证多是不予认可的,同时证人如果没有出庭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质询,那么对于证人证言中存在的疑点也无法得到相应的解释,对于证人证言的形成方式及过程也就不得而知,这就使证人证言处于一个也许反映真实情况但是并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的尴尬境地。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事案件庭审中什么情况下休庭
你好,民事诉讼的 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二审审限一般3个月  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小时前
在责任对半的情况下,车架残值归属可先由双方协商确定。若协商不成,一般按照公平原则,可将残值进行评估作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小时前
支付被永久封禁先别急。可收集自己正常使用支付的证据,比如交易记录等,证明无违规操作。接着联系支付平台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小时前
要是发现被骗,先收集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能证明被骗的证据。之后可尝试联系对方,看能否协商让其归还钱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小时前
一般来说,卖房一方有责任告知购买人限价商品房的相关情况。卖房方应主动把限价商品房的限制条件、产权性质
你好,你想问的法律问题,我们能帮你解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小时前
这很可能是诈骗话术,没所谓的“流量不足”说法。别轻信对方,谨慎对待涉及资金的信息。要是对方让你操作,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小时前
用实名信息帮朋友售号,他找回,你可能要担责。账号交易本身可能违反平台规定,若涉及欺诈等,你作为实名提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小时前
不太明确你说“刚刚有一个吃烧烤顾客”具体遇到啥法律问题啦。你得详细说说,比如顾客和烧烤店是有消费纠纷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