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举证期限问题
更新时间:2012-12-10 01: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证据规则,在实际执行中已经大打折扣。出现了证据规则名存实亡的尴尬局面。随之而来在执行中必然产生一定的问题。应当说这种局面是一种不正常的法律现象,应当尽早的结束。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只是再考虑到以前的实际做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证据规则,在实际执行中已经大打折扣。出现了证据规则名存实亡的尴尬局面。随之而来在执行中必然产生一定的问题。应当说这种局面是一种不正常的法律现象,应当尽早的结束。对这一问题的解答只是再考虑到以前的实际做法和证据规则被搁置的原因所做的解释,未必正确,在此披露,意在引起讨论和重视这一问题。
问题:
如果民事诉讼中法院没有指定举证期限,是否可以认为没有举证期限的限制,当事人可以在一审辩论终结前的任何时候提供证据、变更诉讼请求?(我们这的法院约有一半案子不指定举证期限)
解答:
没有指定举证期限,根据证据规则的规定,人民法院组织交换证据的,交换之日举证期限届满。对没有指定举证期限,也没有交换证据的何时届满,并无规定。根据证据规则实施前的实践来看,判决前,当事人陆续提供证据的现象一直存在。也就是说,开庭结束后仍然可以举证。这是当事人举证权利的必然结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民事诉讼举证期限是多久
民事诉讼举证期限可协商或法院指定。协商确定需法院认可,可少于30天;法院指定不少于30天。逾期提供证据需说明理由,否则法院可不予采纳或处罚。确保及时举证,维护自身权益。
民间借贷的举证期限具体如何规定
民间借贷举证期限需严格遵守。一审案件举证期限不少于15日,二审新证据不少于10日。若需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提前7日申请。逾期提供证据需说明理由,否则法院可能不予采纳或处罚。确保及时举证,维护自身权益。
民事诉讼逾期可以举证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
一、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交全部证据材料,否则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否则人民法院不组织质证。
二、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在举证期限内申请延期举证,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据保全的,需提交书面申请,且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调查收集证据的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在申请后七日内预交,逾期不预交的,对其申请不予准许。申请证据保全的,需提供担保。
四、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会责令其说明理由。若当事人拒不说明理由或理由不成立,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采纳但予以训诫、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