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现象及对策

更新时间:2012-12-10 01: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我国刑诉法规定的七种证据之一,全面、真实的口供对于我们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意义极大。但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逃避刑事制裁往往会推翻原先的有罪供述。通过对近二年的初步统计,75%以上的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我国刑诉法规定的七种证据之一,全面、真实的口供对于我们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意义极大。但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逃避刑事制裁往往会推翻原先的有罪供述。通过对近二年的初步统计,75%以上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翻供现象。案件事实是唯一的,而大量翻供现象的存在极大影响了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给案件的查办带来重重困难和障碍。因此,有必要对翻供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

  翻供从性质上可以区分为积极翻供和消极翻供。积极翻供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推翻原来的虚假供述而改作真实的供述,消极翻供则反之。由此又可以将翻供现象归纳为四种情况:1、原供真实,后供虚假;2、原供虚假,后供真实;3、原供虚假,后供虚假;4、原供半真半假,后供半假半真。不同的案件,不同的当事人,不同的诉讼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翻供特点:经济案件同其他案件相比,消极翻供的多;缺少人证、物证的案件较其他案件消极翻供的多;共同犯罪案件,同案犯在逃、死亡的消极翻供,推卸责任的多;被羁押后积极翻供的多,释放后消极翻供的多;审查起诉、审判环节消极翻供的多;审结迅速的案件翻供现象少,久拖不决的案件消极翻供多;消极翻供的针对性强,翻供焦点往往集中在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的关键情节上。

  在司法实践中,消极翻供现象较为普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逃避刑事制裁,编造事实,隐瞒真象,或者否认犯罪事实的发生,或者否认犯罪事实是其所为,或者辩解行为时没有犯罪故意,在共同犯罪中是从犯、胁从犯,犯罪形态上属犯罪预备、中止,把重罪辩解成轻罪等等,影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消极翻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从主客观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六大因素:

  1、畏惧心理。犯罪嫌疑人刚到案时如实交待了犯罪事实,后来意识到可能被判重刑而翻供。

  2、侥幸心理。犯罪嫌疑人最初如实交待了罪行,而后又考虑到物证已销毁,又无人证,认为司法机关没抓住证据,产生侥幸心理而翻供。

  3、舆论误导。羁押场所曾私下流传着:“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说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出于对法律、政策的误解和周围人的误导而翻供。

  4、由于司法人员工作疏忽、工作制度不健全而泄露证据情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得知同案犯、关键证人死亡的消息后往往会翻供。笔者6年来办理的各类案件中,在押犯均知晓同案犯在逃或死亡的消息。有的是在从收审所向看守所转捕换押途中获悉的,有的是在羁押场所利用放风等机会探出消息。上述信息的获得很可能促成翻供。[page]

  5、司法人员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所收买,在押犯内外勾结进行串供、翻供活动;律师、其他辩护人的介入有时也带来负效应,少部分律师暗中授意、指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

  6、新刑诉确立了公平、公正、公开的诉讼原则,对于犯罪证据不足的,依照疑罪从无原则处理。一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为有机可乘而翻供。

  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翻供现象,我们要充分重视,认真对待。在审讯中既要听取其有罪的供述,也要注意听取其无罪的辩解,对于真假参半的供述,要结合其他证据作好分析、甄别工作,以保证不枉不纵。要充分运用刑诉法赋予司法机关的各项职权,紧密依靠群众,充分运用侦查手段和审讯策略,依法索取、固定证据,把每起案件都办成证据充分、定性准确、经得起推敲的“铁案”。为制服消极翻供,我们应做好如下几点:

  1、转变诉讼观念,摒弃口供是“证据之王”,单凭口供定罪的错误作法。办案要立足于耐心、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牢固树立证据观念。努力提高运用证据证明犯罪的能力。

  2、增强依法取证能力,充分运用各种侦查手段,关于运用审讯策略,迫使犯罪嫌疑人就范。如李强诈骗案,承办人提审时假装相信了李的谎言,李强得意洋洋地继续捏造事实,不知不觉露出马脚,掉入自我埋设的“陷阱”里,承办人适时出示证据予以批驳,李强此刻方知上当,只好低头认罪。

  3、大力宣传国家法律、政策,真正落实“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原则,分化瓦解犯罪分子。对于主动坦白认罪,情节较轻的案犯,要大胆适用相对不起诉、免予刑事处分等处理方式。对于拒不认罪但证据确实、充分的要予以从重处罚,并广为宣传,以儆效尤。

  4、加强对羁押监管场所的管理,杜绝“跑风漏气”现象,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法进行串供、翻供活动,促其认罪伏法。

  5、对律师及其他辩护人介入刑事诉讼依法进行监督。对他们的工作,既要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又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我们单独设立了文书室负责接待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同时注意审查辩护人的身份、证件、委托文书等。对于律师及其他辩护人提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要结合案情决定是否派员到场。对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不予许可:(1)同案犯罪嫌疑人在逃的;(2)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漏罪、漏犯需要补充侦查的;(3)涉及国家秘密的;(4)有事实表明存在串供、毁灭、仿造证据或者危害证人人身安全可能的。[page]

  6、向法院移送主要证据复印件时要讲究策略。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关于受案的有关规定,在移送主要证据复印件的同时,要注意有针对性地保留一部分证据材料,待开庭时当庭出示,以达到出其不意的质证效果。

  7、加大诉讼证据中的科技含量。目前的物资装备,技术水平还远不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就牡丹江市而言,血型鉴定只能分出ABO型四种,不能进行深层次化验,其结论不能肯定、只能排除嫌疑人;混合血型无法进行分离鉴定,使有些案件的真像无法查清。随着新刑诉法的实施,加强刑事技术工作,使之更好地为侦破案件,打击犯罪服务显得尤为迫切。通过科技手段让这些不会说话的证据开口“说话”,改变过去围着口供转的被动、落后局面。改善办案条件,配备现代化通讯、交通工具。关于运用视听证据突破案件,对于口供容易发生变化的案件用音像技术强化、固定证据,减少翻供现象的发生。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证据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507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第六十九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不是刑法,刑诉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第三项,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不是指的重新犯罪,因为犯罪是国家法律明令禁止的,无须责令不得从事。你可以和我联系,由我帮你。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论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
可以看你们当地主管部门规定的,案情描述比较简单,建议详细咨询。
已经判刑定罪的案子能翻案吗
已经判刑定罪的案子能翻案吗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翻供
翻供后又当庭认罪可否认定坦白情节
翻供后又当庭认罪可否认定坦白情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翻供
父亲有没有影响我考事业编的案底?
普通的犯罪并不会影响,比如父亲有刑事犯罪记录,但已经服刑完毕的,一般不会有影响。但是如果父亲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话,会对警察政审有影响。另外,还要看所犯的是
翻案需要什么证据材料
翻案需要什么证据材料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翻供
不小心让骗子知道支付密码。会有什么后果吗?
你好,使用电子支付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电子设备定期杀毒,以防因信息泄露而造成财产损失。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现在老板随意发工资,佣金的业务量没有根据实际业务量给我们佣金。我们该怎么办?
没签劳动合同这样来讨薪:1、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有工会的,可首先向工会反映情况,通过工会与用工方进行交涉;若单位还没有成立工会组织,也可以直接向用工方提出协商要
刑事被告人不出庭怎么办理
刑事被告人不出庭怎么办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翻供
签订赔偿协议,家长反悔
如果孩子及打人的人是未成年人,可以起诉学校和打人孩子的家长共同赔偿
翻供有哪些法律后果
翻供有哪些法律后果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翻供
我们签的合同公司已破产不是本公司法人是另外一家公司法人而且合同上又没有他公司名字是之前的公司法人不是
合同有效的处理方式包括继续履行、协商解除或诉讼解决。选择时需考虑合同具体条款、双方意愿及实际情况。如对方违约,可通过法律途径追究责任;若双方同意解除,可协商一致
被告人在国外如何起诉
被告人在国外如何起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翻供
我想娶我姑奶的外甥女能不能结婚
从法律角度看,你们可以正常办理结婚登记。只要双方自愿,达到法定婚龄,且无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即可前往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
刚交完钱不想住了可以嘛
针对刚交完钱不想住的情况,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与房东或酒店协商解除合同、承担违约责任并申请退款等。选择处理方式时,需综合考虑合同条款、损失大小和双方协商意愿等因素
药店老板自己配药高价钱卖出,使用几天不见效果
针对药店自配药高价卖出无效问题,可向药监局投诉或寻求法律途径维权。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药效损失、赔偿诉求及药店违规程度等因素。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