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责任分配原则

更新时间:2012-12-10 01: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则。在我国的一些实体法和在最高人民法院的《证据规定》中对某些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作了明确的规定。不过,还有很多场合,证明责任应当如何分配未加以规定,因此需要有一个关于证明责任分配一般的标准。目前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明确证明责任分配一般原则。在我国的一些实体法和在最高人民法院的《证据规定》中对某些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作了明确的规定。不过,还有很多场合,证明责任应当如何分配未加以规定,因此需要有一个关于证明责任分配一般的标准。目前大陆法系国家通行的关于证明责任分配理论为“法律要件分类说”。我国的《证据规定》在证明责任分配方面也借鉴这一理论,同时也考虑了具体某些案件证明责任分配的特殊性。

  按照这种理论,首先把待证事实分为三类:产生权利的事实、妨碍权利产生的事实和权利消灭的事实。谁主张相应事实,谁就应当对该事实加以证明。

  在合同纠纷诉讼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如果履行义务的内容是不作为时,从公平性考虑应当由主张权利的当事人来加以证明,因为这样更容易加以证明)。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按照法律要件分类说的分配标准,在侵权诉讼案件中,主张损害赔偿的权利人应当对损害赔偿请求权产生的事实加以证明,也就是指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产生的法律要件事实,即存在侵害事实、侵害行为与侵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具有违法性以及行为人存在过错。另一方面,关于免责事由就应由行为人加以证明。例如,损害是由受害人的故意造成的。

  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证据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间借贷证明责任分配司法解释
私人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过高的,如果年利息超过36%的,借款人可不支付超过部分的的借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我国劳动争议案件证明责任分配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试述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的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根据有关法理以及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成立的前提是刑事诉讼已经成立。附带民事诉讼是由刑事诉讼所追究的犯罪行为引起的,是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追究其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因此,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如果刑事诉讼不成立,附带民事诉讼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被害人就应当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而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此外,如果刑事诉讼程序尚未启动,或者刑事诉讼程序已经结束,被害人也只能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而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被害人遭受的必须是物质损失。 3、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引起的。对这一条件的理解要注意: (1)这里的犯罪行为是指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指控的犯罪行为,而不要求是人民法院以生效裁判确定构成犯罪的行为。 (2)被害人遭受的物质损失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3)被害人受到的物质损失必须是因被告人对其人身权利进行侵害的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损失。
律师解答动态
好的,情况了解了,电话沟通为你解答
您好,和公司老板沟通下,同时需要老板明确出确实是欠您的钱。
你好,离婚的途径分为两种,一、双方协商协议离婚二、是通过起诉至法院诉讼离婚。
这属于典型的非法高利贷和“砍头息”行为,存在重大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务必远离
引发抚养费纠纷,那这个孩子现在几岁了?他让你给多少分?
还60%没有工费,这个不合理不合理,但是呢,这种东西你本身不是劳动关系,你要主张不太好。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6分钟前
谨慎下载陌生链接,可能是诈骗。保留证据,及时报警并联系京东客服维权。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