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私自接生致产妇子宫被切责任怎担?

更新时间:2012-12-26 14: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原告杜某,被告李某,被告某镇卫生院。被告李某系某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生,由于近几年乡镇卫生院福利待遇不高,李某为多赚些收入,于是在未经有权机关批准的情况下,凭着自已多年的从医技术,在家中私自开设起诊所来。2003年11月6日19时许,原告杜某怀孕第三胎来到李某

  原告杜某,被告李某,被告某镇卫生院。

  被告李某系某镇卫生院妇产科医生,由于近几年乡镇卫生院福利待遇不高,李某为多赚些收入,于是在未经有权机关批准的情况下,凭着自已多年的从医技术,在家中私自开设起诊所来。2003年11月6日19时许,原告杜某怀孕第三胎来到李某家等待分娩,李下班后为其接生,至深夜23时55分,杜某产下一女婴,而杜某却产后大出血不止,李某采取措施,但大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至凌晨二时许,李某陪同杜某到县医院救治。但县医院受医疗条件所限,杜某不得不转入某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直至2003年11月18日出院。杜某在住院期间其子宫被行切除术,构成七级伤残。杜某认为子宫被切除是由于李某在接生过程中技术处理不当大出血后没有及时抢救所造成的,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和某镇卫生院赔偿损失54000元。李某则辩称其在接生过程度中没有任何技术上失误,也没有贻误抢救时间,出现大出血是因杜某自身凝血功能障碍所致,李某并申请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进行鉴定。经医学会鉴定认为:1、患者在李某家中分娩,无任何记录及相关资料可供参考,根据病情分析,患者系产后大出血诊断成立。2李某家中不具备抢救设施,无法进行及时的救治,使杜某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这是导致其子宫切除的原因之一。某镇卫生院对原告的起诉则主张李某的行为系个人行为,与其院无关,其院不应承担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公民的人身权受法律保护。被告李某未经有权机关批准私设诊所,其行为具有违法性。在产妇出现大出血以后,由于李某家中不具备抢救设施,丧失了最佳抢救时机,由此造成并扩大了原告的损害后果,李某的行为与原告的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这已被医学会鉴定结论所证明。李某主张原告凝血功能障碍是出血原因,因无证据证明不予支持。原告第三次分娩不到正规医院生产,而选择在私人家中,具有自冒风险的心理,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也有过错。李某在下班后于家中接生,不属于职务行为,某镇卫生院不应承担责任。据此,判决李某承担主要责任,赔偿3万元,其余损失由原告自己负担。判决后,李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李某作为在职的专业妇产科医生,其在家中私设诊所,为她人接生孩子,由于不具备抢救条件,贻误抢救时机,造成原告子宫被切除,从后果来看是相当严重的。两级法院判李某承担三万元民事责任,从私法的角度落实了侵权法的补偿功能,但从公法的角度惩罚功能似乎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笔者试从本案的性质及其法律责任入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本案的性质

  由于行医是关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职业,国家在这方面的管理较为严格,对行医者的资格和行医活动,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工作规范及制度。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医疗服务活动,这是非法行医行为。被告李某未取得执业许可证,在家中开展医疗服务活动,属于非法行医。非法行医不属于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应属于普通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应按照《民法通则》确定的赔偿原则、项目和计算标准办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行政法规,自出台即受到不少批评。《条例》具有行业保护色彩,赔偿标准低,还规定不构成医疗事故不予赔偿,没能很好地体现生命的价值和人格尊严。

  有人担心,按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处理,过错和因果关系由医方承担举证责任,对患方有利,如果按一般人损处理,过错和因果关系由患方举证岂不是对受害人不利?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在非法行医所从事的医疗活动中,患者的弱势更明显。合法的行医主体尚且应负医疗风险的预见、防范以及减轻损害的义务,尚且需要对过错和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那么非法行医人更应当承担医疗风险和举证责任,这完全符合“举轻以明重”的法学原理。

  二、关于本案的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通常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之分。尽管被告是非法行医,案由是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但在归责原则上仍然实行过错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因果关系仍然应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核心要件。被告李某因无抢救条件贻误了抢救时机,这是构成损害结果的主要原因,应承揽主要责任。原告漠视生命,明知被告在家中接生存在安全隐患,仍选择危险环境,将自己置于不安全的环境之中,原告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也有一定过错,法院判决原告分担部分损失并无不当。

  但本案的处理结果却给人以被告好似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之感。之所以让人有这样的感觉,主要是因为被告作为妇产科医生私自接生,影响恶劣,社会公众心理难以接受,感觉承担民事责任不足以平“民愤”。为此,笔者认为:(一)应当依法提出司法建议,让被告承担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药品、器械、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也可以由人民法院对被告进行民事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本案只有既要求被告承担民事责任,又让其承担行政责任,或者由法院同时进行民事制裁,侵权法的惩罚功能才能得到应有的落实,社会公众的义愤才能得到消解。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产妇剖腹产手术后死于肺栓塞,医院承担多少责任
封存病例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以鉴定结果为依据
剖腹产后大出血,导致子宫被切除,请问医院有责任吗?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五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六条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第五十七条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八条 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第五十九条 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第六十条 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六十一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等病历资料。 患者要求查阅、复制前款规定的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 第六十二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六十三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第六十四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干扰医疗秩序,妨害医务人员工作、生活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律师解答动态
可以考虑向学校申请休学,先去接班工作,等工作安排妥当后,再复学完成剩余两年本科课程。休学期间集中精力
遇到这种情况先保留好相关证据,像课程合同、付款凭证、聊天记录等。然后和对方协商退款,明确指出对方欺诈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强制剪头发侵犯了人身权利,可以举报。每个人对自己身体有自主决定权,他人无权强制。解决方案是收集相关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3分钟前
这种情况,先收集能证明你朋友借你钱的证据,像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啥的。之后可以试着找共同朋友帮忙联系他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5分钟前
企业下岗失业志愿兵退休一般遵循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规定,男通常60岁,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不过符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7分钟前
先和学校沟通,了解处分未撤销的原因,准备好儿子这一年半表现良好的材料,像是成绩进步、积极参加活动等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1分钟前
若支付账户被人投诉无法完成实名认证,首先要搞清楚被投诉的具体事由,比如是否存在交易纠纷等。接着收集能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4分钟前
可以尝试要回抚养权。若男方有不适合继续抚养孩子的情形,比如虐待孩子、患严重疾病等,你可以向法院起诉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