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甲等医疗事故残疾用具费如何计算的?

更新时间:2012-12-26 14: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因伤残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残疾用具费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丧失部分生理功能而需配置补偿功能器具时支出的费用。《条例》规定该项费用应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条例》没有对普及型器具的外延
因伤残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残疾用具费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丧失部分生理功能而需配置补偿功能器具时支出的费用。《条例》规定该项费用应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条例》没有对“普及型器具”的外延加以明确界定,通常情况下是按照国产相关器具价格进行计算。例如,山东省高院规定,残疾用具费“按照国产中档型器具的费用给予赔偿”。另外,在实践中还需考虑残疾用具的更换费用及安装费用。

 1、残疾用具包括假肢、轮椅、助听器、义眼、假牙、假发、眼镜等。其中义眼、假发等虽无功能补偿作用,但为社会普遍观念所认同,仍属残疾用具。计算费用时既包括残疾用具的购入费,也包括安装费。费用按照市场上普及型器具的价格计算,也可以参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规定。同时还应按照残疾用具的使用年限和人均寿命年限(75岁)把将来需要更换的费用计算在内。
  2、 所谓“普及型器具”,是指在同一品种中被广泛使用的器具,一般以国产为限,不包括豪华型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规定残疾用具费“按照国产普通型器具的费用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3、“医疗机构证明”并非专指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的证明,还包括为患者治疗医疗事故损害的县(市、市辖区)以上医疗机构的证明。医患双方为是否需要配置残疾用具发生争议时,可根据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中对患者的医学建议等综合确定。
  4、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5、残疾用具费赔偿金额=普及型器具的费用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892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三级甲等医疗事故
如果损失结果延长到今年七月。按新政处理!为避免误解,详情可来电咨询,律师为你提供有效的帮助!
医疗事故三级甲等
直接来电来所咨询。下城区人民法院旁边。带上材料找我就行了。
三级甲等医疗事故怎么赔付
你好,不知你的户籍、工资为多少?建议你个人还得去做伤残鉴定,因信息不是很全面,所以我们现在不好计算赔偿数额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三级甲等医疗事故怎么赔付
赔偿项目主要是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伤残等级相当于六级
医疗伤残6级赔多少
医疗伤残6级赔多少
医疗事故分级知识
医疗事故分为几级
医疗事故分为几级
医疗事故分级知识
婚姻出轨有微信聊天记录承认出轨可以作为证据
聊天记录,能够证明一方出轨,且能证明QQ昵称是出轨方,同时还有出轨方立下的保证书相互印证,形成了充分的、完整的证据链,因此可以证明出轨方的相关事实,因此立法实践
医疗事故需要分几个等级
医疗事故需要分几个等级
医疗事故分级知识
如何区分医疗事故等级
如何区分医疗事故等级
医疗事故分级知识
借7000还一万算高利贷吗!
可能算高利贷,具体需计算。如利率超标,可与出借方协商降息或诉诸法律。务必保留相关证据,以便维权。及时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医疗事故责任怎样分级
医疗事故责任怎样分级
医疗事故分级知识
法院执行不下来怎么办
执行不下来可申请上级执行。操作包括:1.确认执行情况,如是否超6个月未执行;2.向上级法院提出执行申请;3.提供相关证据材料;4.等待上级法院审查并作出决定。如
成年男性网恋给未成年自愿转账500元,分手后想要回可以吗
一般不可要回。恋爱期间转账一般视为赠与,赠与完成后不可撤销。若转账为借款或其他有约定的情况,可协商或诉讼要求返还。涉及未成年人的转账,需考虑法律效力及家长责任,
本人现在想补交2009一2013年的社保,滞纳金大概要多少
你好,稍后可以具体沟通案情,给出具体方案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