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伤残等级计算系数(赔偿标准)
更新时间:2012-12-26 15: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具体年限或赔偿金额应根据患者的伤残等级来确定: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假定我国的人均寿命是75周岁(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假定的人均寿命70岁相比,延长了5年),故该项中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的规定,可按60周岁以上年龄每
具体年限或赔偿金额应根据患者的伤残等级来确定:
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假定我国的人均寿命是75周岁(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假定的人均寿命70岁相比,延长了5年),故该项中“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的规定,可按60周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的 方式进行计算:60周岁计算15年、61周岁计算14年、62周岁计算13年、…68周岁计算7年、69周岁计算6年,依次递减,70周岁以上按5年计算。须注意的十,计算年限确定后,仍要乘以伤残等级系数。
(1)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一级伤残)计算30年,即100%;
(2) 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二级伤残)按一级伤残的90%计算。计算公式为:居民年平均生活费×30年×90%(伤残等级系数,下同);
(3)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三级伤残)按一级伤残的80%计算;
(4) 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四级伤残)按70%计算;
(5) 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五级伤残)按60%计算;
(6) 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六级伤残)按50%计算;
(7)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七级伤残)按40%计算;
(8) 三级丙等医疗事故(八级伤残)按30%计算;
(9) 三级丁等医疗事故(九级伤残)按20%计算;
(10) 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十级伤残)按10%计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交通事故伤残赔偿系数计算规定
根据伤残等级确定赔偿系数。具体操作为:一级伤残系数为100%,二级为90%,以此类推,十级为10%。乘以受害者收入标准及年限,得出赔偿金额。确保计算准确,保障双方权益。
伤残等级划分依据是怎样地,有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伤残等级鉴定不是级别越高越严重。伤残等级是根据伤残的严重程度来判定的,一般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一级最重。对于工伤伤残,需要在工伤认定后,持病历到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对于非工伤伤残,可以持病历到当地的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进行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则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这些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车祸伤残等级1,有哪些规定
4.4
本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
4.5
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综合判定致残程度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