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管辖地该怎么确定

更新时间:2020-06-16 14:52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医疗损害纠纷是指医院或者医生由于过失给病人造成伤害而产生的争议。医疗纠纷发生之后首先就是需要有一个解决的方式,如果协商不成想要进行起诉该怎么进行确定管辖地呢?下面找法网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管辖地该怎么确定的相关法律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管辖地该怎么确定

  医疗事故纠纷,一般由医院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1、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2015)第24条,“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即管辖法院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被告住所地”三处。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管辖地该怎么确定 

  二、医疗损害责任的种类包括哪些

  1、医疗技术损害责任。医疗技术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从事病情的检验、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治疗措施的执行,病情发展过程的追踪,以及术后照护等医疗行为,不符合当时既存的医疗专业知识或技术水准的过失行为,医疗机构所应当承担的侵权赔偿责任。

  医疗技术损害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证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须由原告即受害患者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即使是医疗过失要件也由受害患者一方负担。

  2、医疗伦理损害责任。医疗伦理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从事各种医疗行为时,未对病患充分告知或者说明其病情,未提供病患及时有用的医疗建议,未保守与病情有关的各种秘密,或未取得病患同意即采取某种医疗措施或停止继续治疗等,而违反医疗职业良知或职业伦理上应遵守的规则的过失行为,医疗机构所应当承担的侵权赔偿责任。

  3、医疗产品损害责任。医疗产品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使用有缺陷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以及血液及制品等医疗产品,因此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医疗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应该承担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相关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八条: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责任法》

  第五十九条: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患者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的,医疗机构赔偿后,有权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追偿。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管辖地该怎么确定的相关法律规定。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看出对于医疗纠纷一般来说是根据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人住所地来确定管辖法院。希望解答了大家的疑问。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由于医学专业性较强,建议复印并封存病历,复印客观病历,封存主观病历,找专业律师分析过错,若找不出过错,鉴定专家不会给你指出问题的,本人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相信不会让你失望。百度可找到我的联系方式。
医疗损害纠纷
什么问题就做手术,院方的检验单据不是患者本人?详细提供病历资料,尽力帮你。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举证责任由谁承担,鉴定由
由患者一方先举证并提出医疗过错鉴定。如有证据证明医院存在伪造、隐匿病历行为的。则主要由医院举证并申请鉴定证明其无过错。
律师解答动态
这种情况一般右转车辆要承担主要责任,因为右转时要注意避让直行车辆。先查看双方人员有无受伤,若有及时送
赵磊律师
赵磊律师
2分钟前
详细说一下事情的经过,这里帮您出一份方案。
汪健律师
汪健律师
4分钟前
法律规定侵犯人格权应承担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则有可能
这种情况等对方投诉,对方起诉,对方准备证据起诉你就可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首先可以和邻居友好沟通,说明安装光伏板可能对你造成的影响,比如遮光、影响房屋安全等,争取达成一致让其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一般来说,92年底前的合同制工人,若有劳动合同证明工作经历,部分情况可算视同工龄。你有84-92年底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被骗了。按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入职让交1800元服装费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转账记录超过两年仍有机会找回款项。首先,转账记录可作为债权债务存在的证据。不过还得看有无其他证据辅助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