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拒签字,医院可否不抢救患者?

更新时间:2012-12-26 18: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家属拒签手术单,医院该怎么办?醉酒肇事能否让保险公司先垫付交强险部分?昨日上午,省高院会同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省卫生厅、省劳动厅、省医学会等部门,召开了《侵权责任法》实施准备工作座谈会。会上,各部门纷纷提出了医疗损害赔偿、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中的疑难问题。

  家属拒签字,医院可否不抢救患者?

  【摘要】家属拒签手术单,医院该怎么办?醉酒肇事能否让保险公司先垫付交强险部分?昨日上午,省高院会同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省卫生厅、省劳动厅、省医学会等部门,召开了《侵权责任法》实施准备工作座谈会。会上,各部门纷纷提出了医疗损害赔偿、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中的疑难问题。省高院李副院长表示,意见将整理后提交至最高法院,建议出台相关司法解释。

  家属不签字

  医院是否可以不抢救

  昨日讨论会上,医院代表最先提出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果患者急需手术,但家属不签字,医院是不是可以不抢救?《侵权责任法》提到的“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承担赔偿责任。”医院代表还提出,“当时医疗水平”具体标准是什么,由谁认定?

  醉酒肇事

  能否让保险公司先垫赔

  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赔偿,也是交通、法院等部门关心最多的问题。法院代表提出,《侵权责任法》虽然规定人身损害可获精神损害赔偿,但仍没有具体标准,精神损害赔偿对城镇和农村是否“同命不同价”?

  交警部门代表称,对于酒后驾驶、无证驾驶或逃逸的交通肇事情况,受害者都应得到赔偿。但不管是《道法》还是《侵权责任法》,都没有规定具体赔偿标准。醉酒肇事后,为保证受害者及时治疗,是否可以让保险公司先行垫付交强险部分,事后再向肇事者进行追偿?

  法院建议出解释

  避免同案不同判

  除省高院外,针对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数量大幅度攀升、但相关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的情形,锦江区法院提出建议,希望尽快出台《侵权责任法》相关司法解释,避免因法律理解和适用的不同而导致同案不同判。

  建议包括七点:

  一、在两车相撞导致第三人损害的情况下,是认定两车驾驶人分别实施侵权行为承担按份责任,还是认定为构成共同危险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二、出租车撞伤人,应认定出租车司机系职务行为由公司承担责任,还是认定由出租车公司与司机承担连带责任;

  三、好意同乘情形下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搭车人损害的,能否从公平原则酌情减轻驾驶人的赔偿责任;

  四、被侵权人为植物人的护理费,能否先行判令赔偿义务人给付5年的护理费而不直接判令给付20年的护理费,或者虽判20年但可以分期支付;

  五、保险公司对自费药,是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不承担责任还是认定保险合同约定的免责条款为无效格式条款;

  六、交强险中的医疗费,保险公司是在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还是不分项在整个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责任;

  七、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多人伤亡且伤残等级和医疗费用各不相同的情况下,赔偿限额如何分配,尤其是当这些受害人部分起诉、部分未起诉时应如何处理。

找法小编为您推荐以下相关文章:

如何认定医疗纠纷中医方的过错

如何认定医疗纠纷中医方的过错

认定医疗事故的五个构成要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19879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医院两次抢救都不告知家属、直到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才通知家属、病历上显示、前提患者家属也在医院
通知与否只是告知问题,而医院是否存在过错是医院赔偿的依据,由于医学专业性较强,建议复印并封存病历,复印客观病历,封存全部病历(主观病历+客观病历),找专业律师分
手术引起的输尿管损伤是医疗事故吗?
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要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审查决定后得出结论确定。
在医院花了很多钱却还没治好病怎么办?
你好,如果协商不成,建议诉讼处理
鼻花三万多整形失败
相关治疗单据、照片等
如果病人去医院接受治疗和手术,病人去另一家医院接受治疗,我们应该对这种情况承担法律责任吗?
一般根据医疗事故责任划分比例以及医疗损害程度,来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