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的认定方法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2-05-09 16: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医疗事故的认定方法需要根据医疗事故责任主体的责任来划分,比如医疗机构以及医护人员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违法医疗管理规定,导致就医人员人身损害的,就属于医疗事故,其中医疗事故责任人需要存在主观过失,而且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需要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的认定方法是怎样的

  一、医疗事故的认定方法是怎样的?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的认定方法是怎样的 

  二、医疗事故应怎么处理? 

  1、保留病历资料

  在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首先要做的事不是与院方争吵,而是马上要求复印封存病历,唯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病历资料的真实性。如果不及时复印封存病历 资料,一来不能排除院方篡改病历的可能,二来即便院方未篡改病历,患方也可能产生怀疑,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不利于患方合法权益的保护。

  2、找行政机构

  发生事故后,受害者可以持复印的病历资料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3、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1)、医患双方存在医疗合同,受害者认为医疗机构由于没有适当地履行义务而构成在合同条款上的违约责任

  (2)、因医疗措施不当,损害了患者的生命权或者健康权而构成侵权的,是对患者生命权或健康权的侵犯。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两种责任,患者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进行维权。

  三、医疗事故后签了免责协议还可以起诉吗?

  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下列情形的免责条款是无效的:

  (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对于本项规定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1)、对于免除一方当事人因一般过失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责任的条款,可以认定为有效。

  (2)、必须是免除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对方当事人造成财产损失的条款无效。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医疗事故的认定方法是怎样的内容,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我国经济的增长,促使了法律法规的健全,从而保障了人民生活的质量。要是您对我国法律法规存在有疑惑,欢迎您进入我们的官网进行法律知识的咨询。选择我们,您们的权益将会更有保障!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医疗事故怎么算赔付呢
医疗事故怎么算赔付,先确定是不是医疗事故
医院发生医疗事故、怎么办?
医疗事故维权流程: 1. 当发生医疗事故以后,第一时间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2. 确定医疗事故造成伤害情况后,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处理; 3. 无法与医疗机构协商处理的,可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反映,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介入处理; 4.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来进行维权。 注意事项: 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医疗事故认定怎么确定主次责任
关于医疗事故的主次责任,是根据医疗过失在损害结果中所起的作用来确定的。包括轻微责任、次要责任、主要责任和完全责任。轻微责任指损害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次要责任中医疗过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主要责任表示医疗过失是造成损害的主要原因;完全责任则意味着损害完全是由医疗过失导致的。根据这些不同的责任类型,具体责任的确定还需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