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
更新时间:2012-12-26 15:1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推荐阅读:立法原则一、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1、患者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患者死亡的,应提交死者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证明及继承人身份的证明资料。2、医疗机构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
推荐阅读: 立法原则
一、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1、患者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患者死亡的,应提交死者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证明及继承人身份的证明资料。
2、继承人机构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资料,社团法人登记证等;医疗机构发生变更的,应提交变更后的登记资料。
二、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
如门诊、住院病历、医疗费发票等。
三、证明损害的事实发生的证据
1、医生诊断证明或伤残证明。
2、医学会的鉴定报告或相关的医学文献资料、医疗专家意见。
四、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五、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医疗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医疗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和诉讼三种方式来解决纠纷。其中协商是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快速解决方式;调解是通过第三方协助双方达成协议;而诉讼则是向法院提起诉讼,适用于协商调解无果或案情复杂的情况。
关于医疗纠纷赔偿标准法律依据的法律规定具体内容
医疗事故赔偿的具体操作包括:首先,计算医疗费时要排除原发病的费用;其次,误工费的计算基于患者因此减少的收入;再者,住院伙食补助费是按照当地的标准来确定的;最后,陪护费的计算则参考当地的年平均工资水平。
法律所明确规定的医疗纠纷赔偿的适用法律有哪些
医疗纠纷可通过以下方式处理:1. 协商,双方直接沟通达成和解;2. 调解,由第三方协助双方达成协议;3. 仲裁,由专业机构进行公正裁决;4. 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各种方式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