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纠纷应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20-05-17 18: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医疗纠纷是医疗机构和患者因为医治过程中出现事故产生的纠纷,在新闻中经常有医疗纠纷的报导,如小孩进行输液时,对小孩进行多次穿刺不成功,引起家属不满,那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一问题,找法网小编整理了发生医疗纠纷应怎么处理的相关法律知识,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发生医疗纠纷应怎么处理

  1、和解(协商解决)

  发生医疗纠纷后,患方和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的效力应予以认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和解应注意以下问题:

  (1)医患双方的和解应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只能就民事责任进行协商,不能规避当事医院、当事医务人员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2)参加和解的患方必须直接与医院发生利害关系,在法律上享有民事权利,依法承担民事义务,如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本人,或者其监护人、继承人、代理人等。

  (3)参加和解的院方必须由院方法定代表人即院长参加和解,其代表医院的行为,应认定合法有效。医院的其他人员如参加和解,要持有盖有医院公章的授权委托书,其和解行为才合法有效。

  2、调解(卫生行政部门等第三方介入)

  对调解进行了规定: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3、诉讼

  在诉讼之前,当事人可以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者医疗过错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鉴定,医疗过错鉴定由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进行鉴定并不是医疗纠纷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

  在举证责任方面,患者对患方和院方存在医患关系,以及产生了损害后果负有举证责任,院方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医疗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负有举证责任。

  二、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医院管理方面的原因

  1、法制观念落后于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在不断增强。但是面对社会整体法律意识的提高,部分医务人员却没有及时转变观念。同时医院的管理体制没有根本改变,医院除了收费水平提高外,医疗服务意识远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特别在用法律手段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方面,与社会大环境相比显得十分落后,所以一旦发生纠纷,医院一方往往处境被动。

  2、部分制度被人为废止:医院早已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这些制度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预防事故差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三级检诊制度、会诊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等。但部分医院并没有很好地执行这些制度,特别是病历书写制度。而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及家属有权复制部分病历资料,如果医生未依据病历书写要求及时、认真书写病历,一旦患者或家属发现病历记录与事实不符,很容易引起不满而产生纠纷。

  3、管理体制松懈:在医疗实践工作中,有些纠纷是由于医务人员,放松对病人的管理,从而导致不良后果。患者办了住院手续后,如管理不严,在医院内发生了非医疗问题,患者家属有可能追究医院的责任。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有些医务人员碍与情面,允许病人请假外出,本来是好意,但发生问题后,就可能成为引发纠纷的理由。

  ②允许患儿陪护人员离开病区或医院,当患儿由医务人员代管时,不慎出了问题,如开水灼伤、摔倒、跌伤、高处坠落等,院方则需承担失职责任。

  ③精神病或行为异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不慎出了问题,也容易发生纠纷。

  ④精神抑郁者在住院期间自杀,如果事先没有防范措施,也可以成为引发纠纷的原因。

  医务人员自身的原因

  1、缺乏应有的防范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患关系正在向合同关系方面转化。在患者看来,挂号看病,花钱检查、治疗,就要有优质的服务和好的治疗效果,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和服务模式。但目前有的医务人员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对患者或家属可能出现的不满意心态缺乏应有的准备。

  2、行业风气不端正:社会各行业都存在着行业风气问题,且互相影响。医务人员作为社会的一员,随时也会受到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目前行业教育、伦理教育、法制教育还比较薄弱,医务人员重金钱轻技术、重业务轻服务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有部分医务人员以医谋私,向患者索要礼品,收受“红包”,接受吃请。所以患者一旦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必然产生心理失衡,便成了引发纠纷的理由。

  三、医疗纠纷的形成

  医疗纠纷的形成一般分为3个阶段:初期,发展期和纠纷期。

  初期表现为:病人或家属对医务人员没有好感,不理解,对他们的做法半信半疑。

  发展期表现为:对医务人员反感,觉得他们肯定做错了什么,开始找医院的毛病。

  纠纷期也就是医疗纠纷的爆发期。对于医疗纠纷,我们的根本对策在于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又在于初期和发展期,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护理工作,如多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及时排解病人的困难,减轻病人精神上的压力,尽量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另外针对护患矛盾发生的主要因素,采取具体有效的预防措施—整体护理,提高医护质量,预防急诊护理纠纷的发生。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发生医疗纠纷应怎么处理的相关法律内容,相信大家阅读完后对医疗纠纷的处理事宜有了大致的了解,实际上,发生医疗纠纷之后事件发展远超过自己想象,自己无法解决的时候别担心可以找律师。如果您还有更多相关的法律疑问,欢迎访问找法网,我们会有专门的律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医疗纠纷里外购药怎么处理
对医疗纠纷中的外购药问题,您可以采取投诉或协商的方式处理。具体而言,可以向药监局投诉并协商,或者联系药店直接沟通,要求退货或其他解决方案。操作时,请准备好药品购买凭证,并根据对方回应采取进一步行动。
碰到医疗纠纷怎么处理
对医疗纠纷,应依法进行解决。首先可以尝试协商,如果协商无果,可以申请人民调解或行政调解来寻求中立第三方的帮助。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最终可以选择诉讼方式。在解决过程中,要确保遵循法律程序,确保纠纷得到妥善且合法的处理。
医疗纠纷未出院怎么处理
对于医疗纠纷未出院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如果纠纷情况简单,双方可以在医疗机构设立的专门场所进行协商解决,并达成书面协议;其次,如果纠纷较为复杂或协商无果,可以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寻求行政调解;最后,如果调解不成功或者纠纷严重,可以准备相关证据材料,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在选择处理方式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权益。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交通事故发生赔偿金额一般需要根据交警定责和医院诊断结果来确定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5分钟前
建议立即报警并保留所有证据,尽快寻求专业律师协助追回本金。
孙志伟律师
孙志伟律师
14分钟前
你好,你说的情况建议你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0分钟前
请具体描述被私立院坑的情况,如合同纠纷、服务质量等,以便提供法律建议。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