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入刑的法律意义

更新时间:2015-09-09 10: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刑法修正案(九)》在二审期间,有关医闹入刑的呼声一度很高,然而日前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中并没有将医闹行为单独设立一个罪名,但在对“聚众扰乱公共、交通秩序罪”的修改中,却增加了医疗两个字,这意味着“医闹”情节严重的,将承担刑事责任。那么“医闹”入刑有什么法律意义呢?下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形形色色的医闹,近年来已经成为一大突出的社会问题。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医闹入刑”获得正式通过。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最高可判七年。“医闹”入刑,对“医闹”行为确实会产生法律震慑作用。此次刑法修正案(九)将医闹入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医闹”入刑的积极意义

  一直以来,白衣天使总是受到“医闹”的困扰。医生在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一边救死扶伤,一边还要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这样的现实,一再说明“医闹”已经成为损害医患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幸的是,“医闹”现象或许多了一条破解之道。近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将“聚众扰乱公共、交通秩序罪”,变更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情节认定包括“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这也意味着“医闹”情节严重,或可入刑。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医闹”的发生,不外乎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因为医患信息不对称,患者陷入“弱者心态”,宁愿“信闹不信法”的思维怪圈;另一种则是“职业医闹”,以闹取利。对于前者,很多时候,是因为患者情绪激动,偶尔出现一些激烈言辞,甚至过激行为,应该来说,都可以理解。对于后者,则完全是以医疗纠纷为借口,通过侮辱医护人员、现场滋事扰乱等严重妨碍医疗秩序的行为,牟取利益。而一些医院出于息事宁人、“宁可吃亏,不要纠纷”的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小闹小赔、大闹大赔、不闹不赔”的医闹歪风。

  由此,我们才能理解,法治对于解决“医闹”乱象,究竟有何意义。一方面,明确法律底线,为解决“医闹”乱象,提供最起码的法律支持;另一方面,也给医患双方的沟通,提供一个法律平台,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在这个意义上,“医闹”入刑,既是对不法“医闹”的一种震慑,也是对医患关系的一种涵养。

  医患矛盾,由来已久。修复脆弱的医患关系,除了有法治这个“底线”之外,更应考虑关口前移,在如何防止医患纠纷发生、疏解医患矛盾上入手。毕竟,徒法不足以自行。深层次的医患问题,不仅要靠法治来涵养,更需要对“人心”的医治。

  二、“医闹”入刑的消极意义

  “医闹”正式入刑,最高可判7年,这对“医闹”行为将起到法律震慑作用。然而,“医闹”入刑能解决“医闹”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此前,“医闹”并未正式写入刑法,一审时,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个别人以医患矛盾为由,故意扰乱医疗单位秩序,社会危害严重,应当明确追究“医闹”的刑事责任。二审稿吸纳了上述建议,在原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条款的基础上,将“医闹”正式写入刑法。即便如此,“医闹”入刑只是突出、强调“医闹”是要追刑责的,只具有宣传意义和象征意义,并不能从根本解决“医闹”问题。

  在“医闹”入刑之前的司法实践中,已经采用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相关条款,对扰乱医疗秩序的人员追究了刑责。此番“医闹”正式入刑,法律条文本身并没有增加新的内容,岂能对“医闹”行为起到真正的震慑作用?再说,“医闹”行为如何鉴定?此外,虽说“医闹”不对,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医患纠纷是医患双方的问题,“医闹”是医患纠纷的升级版和集中爆发,“医闹”入刑只是追究患方的责任,而医方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是否对患者不公平?

  钟南山教授说过,医患纠纷的根源在于沟通较少,甚至医患双方根本没有沟通。“医闹”入刑已经变成现实,为解决医患纠纷、减少“医闹”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要真正解决“医闹”问题,需要医患双方互相沟通和理解,需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主动作为,需要涉事多方依法依规办事,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健康和谐氛围。

  三、“医闹入刑”的刑法规定

  刑法修正案(九)将原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修改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增加二款作为第三款、第四款:“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什么要在《刑法》第二百九十条中加入医疗两字?这主要是针对那种设灵堂、摆花圈、拉横幅堵门的职业医闹,这种情形表面上看符合《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描述: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当然,法律不能仅从字意上去解释,最高院也发布了相关典型案件,认可医闹行为可以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但我国毕竟不是判例法国家,典型案件的效力有限,直接在立法中加入医疗二字消除歧义无疑是最稳妥的办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3584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关于法律“要求回避”的意义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懂法,不学法,还不请律师,就要打官司,是很危险的。
“无故”一词的法律意义
就是出现法定或约定的事由,才可以.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法律上“附近”的定义
这个没有具体的定义,你们最好具体化。
我被骗开了金盟宝,怎么取消分期付款
您好,一般可以申请取消,提前还款,您是分期付款吗?您和对方签订合同了吗
未成年人能单独购买银手镯吗?
一、未成年自己买东西行为有效吗1、未成年自己买东西行为是否有效,需根据情况而定:(1)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买东西的行为,视为已获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默示允许
二楼一直没有人居住,楼上其它居民有责任赔偿吗?
您好,需要具体根据水管堵塞情况确定
不开箱方便面过期了可以食用吗
过期方便面不可食用,应要求退货或更换。如已食用并出现健康问题,可拨打12315举报或到法院起诉维权。
您好,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多久出交通责任任定
一般10个工作日内出具。若案件简单、事实清楚,交警会及时出具;若需检验鉴定,则在结果确定后5日内出具。逃逸案件在查获后10日内出具认定书。####交通责任认定书
发票找不到了怎么办?
发票丢失后,常见处理方式包括使用复印件、申请补开或办理挂失。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判断,如急需办理出院可用复印件,需报销或税务处理则考虑补开或挂
tiktokshop跨境电商诈骗
您好,可以协助处理的,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