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

更新时间:2012-12-26 13: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发布部门:江苏省苏州市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发布文号:苏府非典办[2003]103号各市、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防非指挥部,市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全国预防非典电视电话会议及全市非典防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有关非典防治工作
发布部门: 江苏省苏州市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挥部
发布文号: 苏府非典办[2003]103号

各市、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防非指挥部,市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全国预防非典电视电话会议及全市非典防治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有关非典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制定了《苏州市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第一部分 总则
  一、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的防治工作,切实有效地防止非典疫情反复,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在总结上半年防非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市非典防治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各级政府关于非典防治工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认真总结防治非典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坚持党政组织指挥,部门协同作战,社会广泛参与,紧紧依靠群众,以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非典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防止疫情反复,确保非典不在我市流行,全面构建反应快捷、盖边沉底的防治网络,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三、总体要求
  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
  四、工作原则
  ( 一 ) 预防为主
  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全民预防,群防群控,宣传普及非典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健意识。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坚决防止疫情在我市的传播和蔓延。
  (二) 属地管理
  非典防治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非典防治工作一律由所在地党委、政府统筹管理,实行“四统一”,即:统一部署指挥本地区的预防控制工作,统一对预防、监控、疫情报告、治疗和信息报送工作实行扎口管理,统一调度本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统一对本地区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 三 ) 分级控制
  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特征及疫情变化情况,分级实施临时紧急控制措施,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依据全市非典病例的发生、传播、涉及范围和流行趋势等,将非典疫情划分为一般疫情、重大疫情和特大疫情。分级控制措施实行三级疫情、四级警戒。市政府可根据疫情进展情况及实际工作需要,对此作适度调整。
  ( 四 ) 依法控制
  为有效地切断疾病的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非典的流行特征,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对临床观察病例、疑似病例及临床诊断病例实行隔离治疗或强制性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或强制隔离医学观察,对观察期满 48 小时仍不能排除“非典”可能的临床观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实行医学观察;特殊情况下,应尽早实行医学观察;对重点地区的返(来)苏人员实行家庭医学观察。
  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隔离治疗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实施方案》、《苏州市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学观察方案》执行。
  ( 五 ) 及时处置
  建立非典防治快速反应与及时处置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加强专业队伍的业务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应重点突出“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控制”的原则,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疫情,快速、高效、有序地予以处置。
  ( 六 ) 分级管理
  发生疫情时,由市政府统一指挥、协调全市的非典防治工作,并根据疫情等级的不同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突发情况由应急指挥组直接指挥;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各有关单位按照本预案所确定的工作任务,在各自工作职责范围内,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实行“属地负责制,部门负责制,一把手负责制”,做好全市非典防治工作。

  第二部分 组织管理
  一、组织指挥体系
  (一)成立苏州市非典防治工作指挥部,常务副市长任总指挥、分管副市长任副总指挥,由市政府办公室、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市交通局、市财政局等 32 个单位和部门共同组成,下设办公室。
  (二)成立应急指挥组,分管市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卫生局局长任副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应急指挥组及各工作组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有序、高效地进行运作,并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请驻苏武警参与非典的防治工作。
  (三)设立 8 个工作小组:疾病控制组、医疗救治组、宣传信息组、后勤保障组、重点行业组、督查文秘组、农村工作组、专家咨询组,根据《苏州市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方案》规定的职责开展工作。
  (四)各市、区政府对辖区内非典防治工作负总责,设立非典防治工作指挥部及应急指挥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辖区内非典防治的各项工作。
  (五)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辖区内各部门、各单位和群众落实防控措施,负责落实医学观察对象的医学观察等工作。
  二、部门职责
  在市非典防治工作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卫生部门:负责非典疫情监测与报告,组织制定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等各项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及时报告和公布重要疫情信息,组织人员培训和提供技术支持等。
  宣传、广电等部门和单位:负责宣传把关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对防治工作的重视、采取的有效措施、取得的工作成效,大力普及疾病防治知识。
  公安部门:负责社会动态的掌握、分析,依法查处妨害非典防治工作的违法犯罪活动,配合卫生部门采取追踪、隔离、管制等措施,做好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交通、铁路、机场等部门和单位: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公共交通工具进行检疫、消毒,组织制定检疫、留验、调查、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发现有非典可疑症状的人员及时采取相关控制措施。[page]
  出入境检验检疫和海关等部门和单位:负责强化口岸防疫,对有非典可疑症状的人员进行留验观察并立即通报市非典防治指挥部。
  教育、建设、旅游、文化、民宗等部门:负责学校、建筑工地、旅游景区、宾馆饭店、文化娱乐、宗教活动场所等人群密集场所的防范工作。
  环保、城管、市政等部门和单位:负责做好环境质量监测、执法监督,加强与非典患者相关的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置与监督工作。
  科技部门:负责组织非典防治的科技攻关活动,组织开展科研合作与交流。
  民政部门:负责制定非典防治的社会救济政策,组织并管理社会捐赠,负责非典患者死亡后的尸体火化工作。
  农林、畜牧兽医等部门和单位:负责农村及农民的防范工作,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接触野生动物人员的非典监测和防治工作。畜牧兽医站发现有动物间“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时,要立即通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外经贸部门:负责做好招商引资等活动中的防范工作。
  外办、侨办、台办等部门:负责为在我市的外籍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提供相关服务,做好信息、咨询和宣传解释工作。
  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非典防治工作。
  经贸、工商、物价、药监等部门和单位:负责做好药品、医疗器械、消毒防护物资和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储备和供应工作,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市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哄抬物价,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发布虚假广告行为。
  计划、财政部门:负责为非典防治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和非典防治应急体系的建设。
  三、卫生网络
  市卫生局组建苏州市非典防治专业队伍网络,由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专家委员会等组成。
  ( 一 ) 市卫生局
  在市非典防治指挥部的领导下,根据工作小组职责,具体开展非典防治工作的实施、协调和督查工作。
  ( 二 ) 各市、区卫生部门
  在各市、区政府的领导下,协调辖区内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并开展督查,掌握本辖区的疫情动态,向各市、区政府、市防治指挥部(领导小组)报告;做好防病必需的技术和物资准备;依托社区开展市民健康教育工作。
  ( 三 )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承担非典预防控制的专业技术指导和重点任务的实施;确定监测点,建立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分析、报告疫情动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承担实验室检测任务;负责疫情现场处置,指导各市、区做好疫点处理工作;对各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和督查工作。
  ( 四 ) 各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督促落实辖区内监测点医疗机构的疫情监测工作,及时上报监测信息;做好辖区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样品采集工作,及时报告病例动态情况;承担疫情现场处置工作;确定密切接触者,督导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落实密切接触者及重点地区返(来)苏人员的医学观察工作。
  ( 五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
  做好密切接触者、重点地区返(来)苏人员的医学观察及病人出院后的随访工作;指导开展环境消毒和个人防护;开展居民健康教育。
  ( 六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建立由主要领导直接负责的医院防治工作组织体系,建立工作流程,加强机构内的消毒等预防工作,重视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切实做好各类医务人员培训,防止交叉感染。实行首诊负责制,做好发热门诊的预诊登记、病例筛查、监测、报告等工作,并具体落实到人。对有可疑症状的病人在尚未明确诊断前要采取相应的临时隔离措施,预防疾病的传播。定点收治医院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药品、器械、急救车辆和医务人员全天候待命。
  ( 七 ) 医疗急救中心及院前急救站
  准备专用救护车和急救人员,负责病人转运并做好医护人员和驾驶员的培训和消毒、防护工作。市级至少配备两辆专用救护车,各市至少配备一辆专用救护车。主要负责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的转运,各留验站、医学观察点发热病人及一、二类发热门诊需转诊或集中留观的发热病人的转运。各院前急救站现有急救车辆继续承担其他发热病人的转运。实行“ 110/120 ”急救系统集中统一调度。视疫情进展,各市(区)可征用单位车辆或租用车辆满足需要。
  ( 八 ) 卫生监督部门
  重点开展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的消毒隔离、传染病报告的监督检查。

  第三部分 疫情分级
  一、病例分类与确认
  ( 一 ) 病例分类
  非典病例分为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其诊断标准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 二 ) 病例确认
  非典疑似病例的诊断和排除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确认,必要时请省专家组会诊。
  非典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和排除在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初诊后,由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确认。
  二、疫情分级
  依据非典病例的发生、疫情播散速度、涉及范围和流行趋势,将非典疫情划分为一般疫情、重大疫情和特大疫情。
  一般疫情:本市发生首例非典临床诊断病例,或邻近地区疫情骤增;
  重大疫情:本市已出现继发感染的散发病例或局灶性暴发,包括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或者非典疫情波及 2 个及以上市区、县级市。
  特大疫情:非典疫情波及多个市区、县级市,且出现难以追踪到传染源的病例,并有继续扩散的趋势。

  第四部分 日常防控
  一、疫情监测与信息报告
  非典疫情监测与信息报告按照《江苏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的规定执行。
  ( 一 ) 监测点设置
  根据非典的流行特征及防治工作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以及留验站等,均为非典监测点,按照属地管理,负责及时报告非典疫情和相关信息。
  市防治指挥部应根据疫情需要,适时调整发热门诊、留观医院和定点收治医院的设置。其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非典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查,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不得截留病人。
  (二)疫情监测
  健全和完善覆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单位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形成覆盖全市、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灵敏高效的疫情信息体系。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属地管理,负责及时报告非典疫情和相关信息。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非典疫情和相关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对国内外非典发病动态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page]
  ( 三 ) 疫情与信息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卫生人员为非典疫情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严格实行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非典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时,都要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立即通过互联网登录“国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专报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同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非典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的订正诊断、转归信息按照上述报告程序上报。
  各非典定点收治医院负责对诊治的非典病例病情信息进行监测,每日填报非典病例病情日报表,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将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通过互联网登录《国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专报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在非典流行期间,市、县 ( 市、区 ) 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省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实行发热病人就诊人次和临床观察病例收治情况日报告制度、非典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发病转归情况日报告制度以及零病例报告制度,由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就诊病例、临床观察病例、非典疑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等情况进行每日动态监测,并按规定上报。
  (四)流行病学调查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疫情应急处理组,负责非典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在接到报告后迅速到达现场,对可疑疫情进行应急处置。
  疾控机构在接到非典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报告时,立即派出疫情应急处理组到达现场,根据《苏州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和疫区处理预案》,全面开展病例个案调查。
  留院观察病例由各级疾控机构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苏州市区由苏州市疾控中心会同辖区疾控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各市(县)的首例病例由苏州市疾控中心会同当地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疾控机构在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时,要追踪调查该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掌握密切接触者与患者的关系、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地点、接触方式等,并做好记录,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判定密切接触者和一般接触者。同时,填写《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通知单》,通知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由其负责对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对集中隔离观察,对一般接触者实施家庭医学观察。可根据需要通知公安部门,由公安部门调集应急力量配合实施病人隔离、接触人员追踪调查、出入人员控制等措施。
  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疾控机构应组织专业人员及时对疫点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 五 ) 疫情通报与公布
  由省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省内非典疫情情况,及时向省有关部门、各市卫生行政部门、驻地军队卫生主管部门、毗邻和相关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通报疫情,并及时、如实向社会公布疫情。
  ( 六 ) 疫情与信息报送责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单位应建立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报告责任制,明确报告责任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非典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卫生机构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鼓励群众举报非典疫情,情况属实的由所在地 ( 县、区 ) 政府对举报者予以奖励。
  二、医疗救治
  ( 一 ) 门诊诊治
  发生非典疫情地区的各级医疗机构都要在门(急)诊区域前设立体温测量站,对每位就诊病人测量体温,引导发热病人到相对隔离的预检分诊点进行初诊。初诊为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发热及怀疑可能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人,要转到隔离的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以下简称发热门诊)处理。
  按照“属地管理、数量适当、布局合理、条件合格、工作规范”的原则,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站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设立相对隔离的预检分诊点,二级及相当规模、功能的卫生院继续保留或设置隔离的发热门诊,诊治呼吸系统发热病人,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也可申请设置发热门诊。设置预检分诊点和发热门诊的单位,由市、市 ( 县 ) 卫生行政部门决定,视疫情分批开诊。发热门诊要加强流行病学史的问诊,认真填写《发热病人登记表》,便于追踪观察和初步筛查。
  ( 二 ) 临床观察
  经发热门诊明确需要临床观察的病人,应坚持“相对集中、就地观察”的原则,实行市、市 ( 县 ) 分级收治、分级管理。原则上应选择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独立的观察病区收留观察发热病人 ; 也可在各市收治非典病人的定点传染病医院的住院病区相对隔离的区域设置观察病区收留观察。
  负责收留观察病人的医院,一般情况下应在 24 小时内做出诊断或疑似诊断。一旦确定为非典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知 110/120 安排专用救护车送往定点收治医院。
  ( 三 ) 住院治疗
  传染病医院作为集中收治非典病人和疑似病人的定点医院。其他市 ( 县 ) 原建设的非典定点医院收治病区继续保留原隔离设施,作为后备医院,一般疫情时用于收治非典临床观察病例;在定点医院收治容量己满时或发生特大疫情时,适时启动后备医院收治病人。
  ( 四 ) 医院内感染控制
  接诊和收治发热病人的医疗机构应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 ( 试行 ) 》及《江苏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卫生技术人员防护工作指南》等要求,建立和完善发热病人就诊工作流程,采取严格的以传染源隔离、病区消毒、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为主的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的综合性措施,杜绝医源性感染。
  ( 五 ) 医疗救治转运
  在预检分诊点发现的怀疑可能是非典的病人、发热门诊确认的需要临床观察的病人以及经诊断确认的非典病人和疑似病人,由相关医疗机构立即报告 110/120 ; 110/120 应及时通知专用救护车转运病人。
  三、预防控制
  ( 一 ) 日常防控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按照《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非典防治工作常态长效管理的通告》(苏府通 \[2003\]7 号)和卫生部、省卫生厅《关于 2003-2004 年度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的要求,落实各项日常防控措施,完善疫情监测报告体系,优化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和软硬件建设,提高应急能力。[page]
  各市(县)、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建立与辖区单位之间的防治工作信息沟通与协调机制。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发挥自治组织作用,组织居民开展各项防控工作。
  ( 二 ) 加强重点场所的卫生管理和防控工作
  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加强校园管理,对教室、宿舍、食堂、室内活动场所等保持通风换气,搞好校 ( 园、所 ) 内外环境卫生。校 ( 园、所 ) 医院 ( 医务室 ) 承担对学生、儿童及教职工的发热排查工作,确定责任人,落实晨检制度,对体温异常 ( 体温达到或超过 37.5 ° C) 并有传染病可疑症状的人员,及时送医疗机构诊治。
  建筑工地实行规范管理,改善民工居住条件,取消大统铺。对所有新招用人员实行健康体检制度,取得健康凭证后方可办理务工手续。公安部门定期对出租房屋、地下空间进行检查整治,落实外来人员登记制度。
  各类商业、文化娱乐场所、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定期对电梯间、公用电话间等公共设施和用具进行消毒。
  ( 三 ) 宣传教育
  各级卫生、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搞好非典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公众法律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的普及教育,开展面向社会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功能,重点开展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工作。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开展防治非典科普宣传和法制教育,督促居民搞好卫生防疫。
  各级爱卫会和文明委大力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督促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街道、乡镇搞好环境卫生。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摒弃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四 ) 交通工具上发生非典疫情时的防控措施
  接报非典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乘坐飞机、火车、轮船、长途客运汽车等交通工具即将进入我市时,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
  1 、报告上级非典防治工作指挥部。
  2 、组织卫生、公安、交通等部门的应急力量赶至上述交通工具的始发地、中转地 ( 含沿途停靠站 ) 或目的地的机场、车站、码头、口岸等以及省际道路卡口进行现场检疫,并根据需要依法划定隔离区域,采取隔离措施。
  3 、将病人或疑似病人送至指定医院,对拒不前往指定医院的进行说服教育,视情强行带离。
  4 、对同行人员进行登记并测量体温,筛查并留验有非典可疑症状的人员。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就地集中进行隔离观察,对其他人员对其进行家庭医学观察。通过多种途径查找流散人员。
  跨省域的处置工作,由省非典防治工作指挥部与有关省(市)协调,必要时上报国家防治非典指挥部协调。
  (五)加强疫情监测,适时启动应急响应
  健全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形成覆盖全市、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灵敏高效的疫情信息体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收集国内外非典发病动态,对非典疫情和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发生疫情后,经专家评估,报请市非典防治指挥部研究,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
  五、督导检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派出督查组,对辖区的非典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加强卫生执法监督。



  第五部分 应急响应
  市政府根据非典疫情等级,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实施临时紧急控制措施。临时紧急控制措施实行分级递进,及下一级涵盖上一级各项临时紧急控制措施。我市应急响应实行三级疫情四级警戒,即:
  绿色警戒:其他地区已有疫情发生,本市存在传入可能,但未检出非典临床诊断病例;
  黄色警戒:一般疫情,本市检出首例非典临床诊断病例,或邻近地区疫情骤增;
  橙色警戒:重大疫情,本市已出现继发感染的散发病例或局灶性暴发,包括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或者非典疫情波及 2 个及以上市区、县级市。
  红色警戒:特大疫情,非典疫情波及多个市区、县级市,且出现难以追踪到传染源的病例,并有继续扩散的趋势。
  一、绿色警戒的应急响应
  当与我省、市有固定交通工具往来的境外地区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非典疫情时,启动绿色警戒的应急响应,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迅速采取以下措施 :
  ( 一 ) 加强疫情监测和信息交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部队、武警、公路、铁路、民航、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和部门等加强日常监测和信息沟通交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市卫生行政部门加强与省及疫情发生地的信息沟通,随时掌握有关信息,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 二 ) 强化非典防治技术培训和模拟演练。
  ( 三 ) 加强发热门诊、留观医院、定点医院规范化建设。
  ( 四 ) 完善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建设,做好非典物资储备。
  ( 五 ) 适当控制到非典疫情发生地区的旅游及公务活动,并实行向主管部门报告和登记制度。
  二、黄色警戒的应急响应
  一般疫情发生后,经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报请市非典防治工作指挥部研究决定,启动黄色警戒的应急响应。在坚持日常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临时紧急控制措施 :
  ( 一 ) 由卫生行政部门、宣传部门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疫情,消除恐惧心理,指导公众减少传播疾病的危险。
  ( 二 ) 启动定点医院的一个病区,市及各市(县)启动一家留观医院。对非典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及时转运到定点医院治疗,对该病区实施封闭隔离,切断传染源。医院要切实做好医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防护工作,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 三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迅速派出应急处理组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对患者所接触的物品及有关场所进行消毒,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访传染源和追踪密切接触者等工作。
  ( 四 ) 对疫情发生地的相关人员和场所依法实施必要的隔离控制措施。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观察,一般接触者实行家庭医学观察。
  需采取隔离措施的人员和场所,由市 ( 县 ) 、区人民政府报苏州市人民政府确定,并予以公告和组织实施。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宣布机关决定并予以公告。
  隔离期间,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被隔离人员的宣传和思想教育,采取切实措施做好疾病防治和生活必需品的保障工作。被隔离人员要自觉遵守规定,服从管理,不得擅自离开隔离地点;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入被隔离场所 ; 对被隔离的动物和物品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违反隔离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劝阻制止;必要时,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采取强制措施;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page]
  ( 五 ) 疫情发生地的各级各类学校实行每日定时测量体温、活动审批和出入门管理制度 ; 各类建筑工地设立专职卫生负责人,负责体温监测,发现情况及时报告 ; 宾馆、饭店、商场、文化娱乐及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 六 ) 对来自非典重大疫情发生地区的飞机、火车、船舶、长途客车实行重点检查。在进站、进港前,所有乘客和乘务人员都必须测量体温,如实填写《健康申报表》,到站、进港后由乘务人员统一收齐,交规定的工作人员。在省际公路路口设立非典检疫站 ( 点 ) 对来自非典疫情发生地区的长途客货车及其他车辆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组织填写《健康申报表》。对上述检查发现有可疑发热症状的人员立即采取隔离、移送、留验等措施,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控制措施。对发热病人乘坐的交通工具进行消毒。
  ( 七 )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根据省物价部门制订的非典用品价格管理规定,制定利润率和差价率,按标准要求由市物价部门及时对社会公布。对非典防治商品和服务实行最高限价。凡实行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的商品,严格执行政府规定价格 ; 属市场调节价的商品,由物价部门引导、规范。被列为药品价格监测定点单位的药品批发企业,必须每天向物价部门报送防治非典相关药品及医用耗材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切实加强价格监管,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工商、物价、药监、质监等部门要加强对市场管理的联合执法,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发布虚假广告、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不法经营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八 ) 认真查处涉及非典防治违法犯罪活动。对故意捏造或者歪曲事实,夸大非典疫情,或者故意散布此类谣言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以及在互联网发布此类有害信息的,公安机关迅速依法查处。及时制止和查处拒绝、阻碍非典防治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违法犯罪活动。
  ( 九 ) 保持正常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
  三、橙色警戒的应急响应
  重大疫情发生后,经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报请市非典防治工作指挥部研究决定,启动橙色警戒的应急响应。在坚持黄色警戒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临时紧急控制措施 :
  ( 一 ) 对疫情发生地及相关人群严格实行隔离控制措施。对非典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集中收治到定点医院,对定点医院严格实行封闭管理。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启动一家留观医院。对密切接触者严格实行集中隔离观察。
  ( 二 ) 疫情发生地的机场、车站、码头、重要交通道口设置检疫站 ( 点 ) ,对离开疫情发生地的人员进行防疫捡查,并测量体温,对有发热症状的及时予以处置。
  ( 三 ) 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人员集中的地区定时进行消毒。宾馆、饭店、各类室内文化娱乐场所等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停业,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消毒、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各类商场、超市、公园、博物馆等人流密集场所入口处设专人对顾客、参观者和游客监测体温,发现体温异常(体温达到或超过 37.5 ° C )或有可疑症状者立即送指定医疗机构进行筛查。
  ( 四 ) 居民楼、建筑工地等地点或场所发现 1 例输入性病例或原发病例引起 2 例以上继发病例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请同级政府决定,采取封闭隔离控制措施。
  ( 五 ) 中小学校班级中发现 1 例疑似病例,学校有权决定该班级停课,并与学生家长配合,做好学生在家医学观察工作及文化课补习。发现 1 例临床诊断病例或 2 例以上疑似病例,学校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对该班级及相关班级实行停课 ; 如需全校停课,学校报请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并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高等院校在校师生中发现 1 例疑似病例,根据其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 ; 发现 1 例临床诊断病例,对其所住公寓的楼层采取隔离控制措施 ; 同一公寓楼内发现 2 例以上临床诊断病例,对整个公寓实行隔离控制。校内发现可疑病例后,学校医院 ( 医务室 ) 要做好留观工作,并同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到现场做出处理。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应合理调节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师生不离校园,实行封闭式的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校园,明确要求师生减少外出。
  ( 六 ) 市民应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次数,外出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并定时进行居所通风、消毒,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 ; 如有不适,应及时测量体温,如有发热立即向工作单位以及居住地的社区居委会报告,并到发热门诊就诊,也可以拨打 110/120 急救电话求助。发生疫情的单位和居住区的居民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控制工作。
  ( 七 ) 疫情发生地的各街道、乡镇、社区及行政村启动“各自为战”工作网络,采取分组包片的办法,确定联系对象,工作涵盖辖区全体居民,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 八 ) 卫生监督机构加强监督执法,监督落实疫点、疫区预防控制措施,监督有关医疗机构落实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防护措施,督促检查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防控工作。
  ( 九 ) 除实施隔离控制的疫情发生地及相关人群外,其他单位和居民均应正常工作、生产和生活。
  ( 十 ) 对零售药店销售发热及咳嗽药品采取控制措施。
  四、红色警戒的应急响应
  特大疫情发生后,经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报请市非典防治工作指挥部研究决定,启动红色警戒的应急响应。在坚持橙色警戒的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临时紧急控制措施 :
  ( 一 ) 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启动群防群控疫病防护网络,实行村自卫战、社区自卫战、学校自卫战、工地自卫战,严格落实和检查各项防控措施。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乡镇 ( 街道 ) 、社区居委会与村委会会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对疫情发生地点和场所的隔离控制,做好后勤保障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各地必须根据需要,准备足够的定点观察宾馆(饭店),并配备管理人员、卫生人员和保安人员,为隔离观察人员提供必需的生活日用品。
  ( 二 ) 对高危人群实行排查管理,对从非典发生地区返回的学生、经商务工等各类人员,街道、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要逐户进行调查登记,一旦发现可疑发热病人应立即向街道和乡镇报告,街道和乡镇应及时汇总情况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位居民均有义务和责任及时报告非典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情况。发生疫情地区的居民,必须服从有关部门采取的隔离控制措施。[page]
  ( 三 ) 在所有机场、车站、码头、省际道口均应设置检疫留验站,所有进出的乘客填写《健康登记表》,并接受体温测量 ; 发现有发热症状的乘客,立即采取隔离、留验等措施 ; 对疑似病人及时送定点医院 ; 对与疑似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追访、医学观察并隔离。对拒不接受体温测量或留验并经劝阻无效者,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 四 ) 各类宾馆、饭店、旅馆、招待所严格执行入住旅客填写《健康登记表》制度,并对住店客人每天测量体温。对来自非典发生地区的旅客,要集中安排楼层住宿,并严密观察。一旦发现可疑病人,要安排在留验室观察,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五 ) 各级各类学校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每天坚持对学生测量体温,杜绝有发热症状的学生和儿童进入,定时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和学生宿舍等公共场所进行通风、消毒,取消一切人员过于集中的大课和大活动 ; 实行停课的中小学必须每天坚持跟踪了解学生身体状况,教育学生在家学习和休息。各高等院校、民办高校坚持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师生不离校。学生未经批准不得离校 ; 健康状况不佳的学生,家在农村地区、西部地区或疫区的学生,不予批准离校。对所有离校的大学生,学校要跟踪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并纳入学校疫情监控和信息报告范围;离校后又返校的学生,学校要组织进行体检,并安排专门场所进行观察。
  ( 六 ) 建筑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工地与住地分开的,要建立安全通道,上下班由班车接送。建立 24 小时运转的监控网络,对施工现场和工棚进行检查,对民工宿舍、食堂、厕所逐一定时、定点消毒。各用人单位不得擅自停工停业和遣散民工。
  ( 七 ) 严格控制举办大型活动、外出开会、旅游、考察等活动,各单位停止组织全国性和跨省、跨地区的大型会议和活动,已安排的大型活动(包括各类演出等)原则上取消或推迟。各旅行社停止组织去外地的旅游活动,并劝告外地旅行社不要组织团组来苏旅游,劝告居民不要外出旅游或出差。
  ( 八 ) 对进入我市的飞机、火车、长途客货车、船舶、公交车辆、出租汽车等各类公共交通工具和车站、码头、建筑工地、学校、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舞厅、卡拉 OK 厅、剧场、影院、商场、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集体宿舍等公众聚集场所,必须逐一落实通风换气、消毒等措施,每天必须消毒,贴上消毒标记,注明消毒时间,并建立来访或参观者登记制度。公众聚集场所的管理人员应当对有可疑症状者进行询问和体温测量。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消毒防护有关规定的,卫生行政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 九 ) 在定点医院和后备医院全面收治的基础上,迅速异地新建一家专门收治非典病人的医院以扩大收治能力。
  ( 十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宣布疫区,在疫区内采取下列紧急措施 : 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 停工、停业、停课 ; 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可以对疫区实施封锁。
  五、结束响应
  末例非典病例治愈 20 天后无新发病例出现,根据有关规定由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研究提出报告,报省政府和省非典防治工作指挥部决定,本次应急响应结束。

  第六部分 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保障
  建立健全防治工作责任制,全面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单位负责制、属地负责制。全市防治工作由市委书记、市长负总责,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集中精力具体抓、具体负责。各级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反复检查,确保各个防控环节无一疏漏。对失职失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二、财力保障
  市、各市 ( 县 ) 、区应设立非典防治专项基金,各级财政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确保防治工作的需要。非典防治专项资金的用途按苏财社( 2003 ) 8 号文件精神规定,主要用于非典定点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治疗、检测所必需的设备购置及建立隔离病区必需的改造经费,消毒药械、隔离、防护物品购置经费,定点医院收治非典病人的医疗补助费用,防治非典医护人员的特殊补助经费,非典专项教育、宣传经费以及其他与非典防治有关的经费。
  三、医疗卫生资源保障
  ( 一 ) 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各级政府和卫生、计划、财政等部门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加大投入,提高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做好非典疫情的监测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组织实施疫情控制措施和现场处置工作,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和防疫物资储备。
  ( 二 ) 完善医疗救治网络。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确定各类医疗救治机构的职能和条件,市、县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疗机构继续保留或设置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临床观察医院、定点收治医院及后备医院,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抓紧建设、改造和完善,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人员和设备。各级急救医疗中心 ( 站 ) 准备专用救护车和急救人员,负责做好病人转运。
  ( 三 ) 以市为单位建立定点医院对口支援机制。疫情发生时,各地按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依次启用相应的定点医院和后备医院,确定若干个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的综合医院在人员和设备等方面负责对口支援定点医院。加强日常交流与沟通,做好设备维护、队伍培训和人员编队。确保定点医院被启用并需要调用医疗力量时,支援医院能够迅速组织医护力量进入受援医院,共同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 四 ) 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利用现有的政务专网等网络平台,建设覆盖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实现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综合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资料。逐步建立现代化决策指挥网络,实现决策和指挥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反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 五 ) 强化非典防治人员技术培训和模拟演练。各级卫生部门负责组织对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业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组建市级非典应急卫生救治队伍。以市为单位组织开展疫情应急摸拟综合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指挥体系、信息报告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的应急处理能力。[page]
  四、物资保障
  市、县 ( 市、区 ) 级分别建立非典防治物资储备库。各级发展计划委员会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编制物资储备明细表,根据疫情等级分别测算不同物资储备的需求量,并将所需物资及时报生产、供应部门,提前做好充分储备,物资储备金由同级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医药、化工、医用器械等生产经营主管部门采取切实措施,组织好药品、器械及消毒、防护等物资的生产、销售 ; 疫情发生时,省、市政府根据防治工作需要,可以征用社会物资并统筹使用。此外,商贸流通部门备足食品和生活日用品货源,满足市场供应。
  五、法制保障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应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管理,有序防控,认真研究制定保障非典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相关规范、制度,并严格执行。按照本预案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对履行职责不力,造成工作失误的,依法追究责任。
  六、特殊政策保障
  ( 一 ) 按苏财社字( 2003 ) 13 号转发省财政厅、卫生厅《关于对防治非典医疗卫生工作者给予购置补助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对符合省、市有关规定的防治非典医疗卫生工作者发放工作补助,对参加非典防治一线工作而受到感染的卫生医护人员和因公殉职的人员一次性发放慰问金。
  ( 二 ) 实行医疗救助制度,确保非典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对非典病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一律实行先收治后结算的办法。其中,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由同级社保(医保)经办机构按规定结付;城镇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的人员,由失业保险基金按规定给予救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人员,由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其余的医疗费用由地方政府给予补助;未参加医疗保险的低保人员,医疗费用由地方政府予以救助;列入《苏州市职工子女医疗费用管理暂行办法》享受对象的职工子女,按文件规定由单位结付,单位结付确有困难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资产经营公司)解决;在苏的大中专、技校的在校学生,有所在学校予以解决;其他人员,包括农村居民,由本人所在单位或救助地政府予以解决。其中有工作单位的,医疗费用由单位解决,单位确有困难的,由主管部门(资产经营公司)解决,没有单位的,由地方政府解决。
  如省有新出台的涉及非典的相关政策,适时进行调整。
  ( 三 ) 对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个体工商户的帮工等,凡因与非典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密切接触而实行隔离、医学观察的,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按正常出勤支付 ; 对拒绝支付工资福利的单位和业主,依法严肃查处。任何单位和业主不得以任何理由辞退被隔离、医学观察的员工。
  ( 四 ) 严格执行国务院“法定传染病”定性及保险条款理赔规定,任何保险公司不得擅自将非典从已报备的条款责任中删除,要保证保险理赔资金充足到位,保证理赔及时迅速,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延迟赔付。对推诿、搪塞不负责任的行为和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公司,由保监办依法严肃处理。
  七、舆论宣传保障
  ( 一 ) 按照《江苏省实施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办法》的规定,依法及时公布疫情,保持信息透明度,避免公众因猜疑而引起恐慌。
  ( 二 ) 加大卫生科普教育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对全社会特别是学校、医院、社区等人群密集地区和单位的科普宣传,大力普及预防疾病的基本常识,增强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开设热线电话和咨询服务点,及时为群众释疑解惑,消除紧张心理,克服麻痹思想,使广大群众了解非典可防、可治、可控制,引导人们不恐病、不轻病,自觉参与同疫病的斗争。加强对外出人员包括打工者的防疫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掌握防病知识,减少与可疑人员的接触,防止感染疫病。
  ( 三 ) 大力宣传报道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引导公众行为,为全社会的抗非防疫工作提供舆论支持。
江苏省苏州市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挥部
二○○三年十月十日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176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突发环境应当编制或者修订环境应急预案的企
这个建议你咨询当地的相关部门
孩子患有肺炎先天性食道闭锁,在县医院儿科按肺炎治疗
先天性食管闭锁比较少见,第一家医院存在误诊,消炎药可根据药敏选择,至于具体情况建议复印病历后找医学专业律师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肺炎误疹结核
建议先申请医疗过错或者医疗事故的鉴定,然后再确定赔偿数额,如果自己仍然处理不了可以与我进一步沟通或者直接面谈,我们会给您提供最优秀的法律服务!
开车不戴口罩会扣分吗
开车不戴口罩会扣分吗
传染病防治法律
银行卡涉嫌流水,超过多少会受到处罚
你好,诈骗的金额达到多少
拍身份证能穿白领黑衣服吗?
法律分析:拍身份证照片不一定要穿黑色,深色就可以,层次比较明显,黑色衣服是个比较好的选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七条公民应当自年满十六周岁之
我的银行卡被司法机关冻结了,昨天冻结了,还是不能用。
建议去银行营业厅询问工作人员,了解一下被冻结的原因,以便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处理
汕头交通事故主次责如何赔偿?
交通事故中主次责任这样赔偿:1、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2、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责任;3、负同等责任的,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