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与患者之间存在障碍

更新时间:2013-11-08 13: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医生都是想尽心为患者治病的,而患者中也没有想故意刁难医生的。双方之所以出现互不信任的情况,医患双方缺乏互相体谅是绕不开的“障碍”。

  医生治病救人,与患者没有“深仇大恨”。但是,医患之间的关系并非那么和谐,有的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医患之间的互不信任?近日,记者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感受医患关系,体验“医患纠纷”的处理过程。

  为开诊断证明,沟通数“回合”

  纠纷原因:不知要出具介绍信

  “很多患者不知道需要出具介绍信,一着急就骂骂咧咧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听着,不能着急,否则不就打起来了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病员服务中心负责开具诊断证明的护士房某说。

  病员服务中心承担着为患者提供登记审核盖章(病假条、诊断证明审核)、导医、预约诊疗、病历复印等服务。同时,也接受并处理患者的部分投诉。

  2011年12月15日上午8点,我来到服务中心。眼前的景象让我有些意外:里面挤满了咨询、办理各种手续的患者。人群中,一名患者大声喊着:“我在你们这里住院,为什么开个诊断证明还这么麻烦,我是外地的,开介绍信不是那么方便……”

  护士房某解释说,“我们这个诊断证明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要开的话,需要相关单位的介绍信,如果您不方便回去开,可以让家人把介绍信传真过来。”

  这名患者不愿意放弃,“我开诊断证明又不是去干坏事,你就通融通融吧。”“不是我不通融,如果有人拿这个去骗保险或干其他违法的事,我们怎么办?”

  双方你来我往,沟通了好几个“回合”。最终,患者选择了打电话回老家,让家人把介绍信传真过来。

  房某说,“我干这个工作已经5年多了,这名患者还不是很难做工作的。其实,患者着急我们也理解,培训的时候,领导也教我们换位想想。哎,仔细想想也就不生气了。”

  11点40分,投诉电话响了起来,一名患者投诉挂号处,“为什么不挂号了?我投诉她。”病员服务中心负责人姜某某解释道,“挂号处11点半停止挂号。”“我是从外地来的,就不能给我挂上吗?”患者在电话里喊着,夹杂着一些抱怨之词。

  “先生,您别着急,即使这个时候挂上号,大夫也给你看不了啊。”姜某某解释了一番,但患者还是坚持让挂号处的人给他道歉。姜某某又打电话请挂号处的组长向患者当面解释、沟通。

  或许是患者想通了,几分钟过后,又打来电话说,“不用解释了。”

  怀疑乱开药,投诉坐诊医生

  纠纷原因:未作有效沟通

  “你看看,你们这儿的大夫怎么乱开药啊!”我正在跟病员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学习如何办理诊断证明时,一名年轻女子带着母亲来到跟前,气呼呼地喊道。

  在工作人员劝说下,这名女子的情绪平静了一些。原来,她的母亲梁女士前一天来看病,大夫开了一些药。拿到药后,这名女子发现有种药在病历上没有写,而且自己家里有。“开贵的药时,大夫问过老太太。但开这种药时没问,虽然不算贵。”

  姜某某立即联系了当时坐诊的医生。该医生看了梁女士的病历后解释说,“这种药是必须搭配着吃的,而且我开的药和你家里的那种不一样。”此时,这对母女才注意到是自己弄错了。

  “其实,很多纠纷是因为患者缺少相应的医疗知识,而医生又没和患者沟通好造成的。”分管医患纠纷处理多年的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某某说,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过高期望,是造成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

  王某某介绍说,有许多患者来医院时,可能正处在病症的急性期,有些病并不是一用上药就能见效的,“有的患者住院两三天仍不见明显好转,家属就急了,就找医院投诉。”

  “当然,医院作为服务行业,不可能完全没有投诉和纠纷。”王某某坦言,许多医患纠纷是因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造成的,“这种情况应该占大部分,极少部分是个别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引起的。没有医生愿意把病人治坏了,这对他自己也没什么好处。所以,关键是医生与患者能做到有效沟通,这样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有的医生不愿做高风险手术

  纠纷原因:怕“医闹”求自保

  “出现医患纠纷并不可怕,怕的是纠纷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来解决。”王某某表示,对于大部分患者争取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他很理解。但是,部分患者采取闹甚至暴力方式伤害医护人员,加剧了医患双方的不信任。

  许多医护人员认为,医疗纠纷,尤其是掺杂着暴力成分的纠纷频发,是医疗体系内长期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现在看病费用比较高,药贵,引起了患者的抱怨,如果再没有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难免会将怨气撒向医院和医生。我们的亲人也有生病住院的时候,大家都理解。”

  “医患间出现暴力事件,也损害了广大患者的利益。如果这种事情多了,医生可能会人人自危,有的医生为了自保,就倾向于让患者多做检查。”有二十几年从业经历的吕医生说,“为了避免责任,医生不得不让患者多做检查,这样可以规避不少风险。”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医生对于风险较大的手术能躲则躲,不愿意承担风险。”王某某说,他也不愿意做高风险的手术。“就在前不久,一位90多岁的患者需要做手术,说心里话一开始我真的不愿意做,患者年龄太大,而且还有其他病。最后,患者家属说,你做吧,就是做坏了也不怨你。”

  “我当时很感动,是这样的患者和患者家属,给了我承担风险的勇气。”虽然最后手术一切很顺利,但是,王某某还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手术前一天晚上一直睡不着觉。”

  “这种不信任损害的不仅仅是某个患者,而是整个患者群。”王某某说,“如果所有的医生都不愿意选择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那么整个医疗技术的进步就会受限,因此,最终受损的将是所有人。”

  互相体谅 才能互相信任

  在数天的体验中,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医生都是想尽心为患者治病的,而患者中也没有想故意刁难医生的。双方之所以出现互不信任的情况,医患双方缺乏互相体谅是绕不开的“障碍”。

  患者全程录音、家属刺伤医生,医生开“大检查”、推诿病人……凡此种种,全是医患互不信任的表现。出现这种情况,医患双方都应该反思。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固然有“看病贵、看病难”等原因,但医生并非完人,也不能包治百病。同时,医生也应做到明确告知患者每一个细节,像为什么要用贵药,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等。

  除了告知的义务,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医生更应该体会患者的难处。正如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某某所说,“告知是义务,而沟通是责任。”只有医生站在患者的角度,体谅患者的难处,与患者充分沟通,分担患者内心的恐惧,才能真正赢得患者的信任。

  而作为患者和家属也应该反思,反思自己有没有体谅医生的难处。自己的质疑到底是出于对专业知识的了解,还是仅仅出于对医生本能的不信任?自己的不满是不是因为对治疗的期望过高而造成的呢?

  除去医护人员的标签,医生和普通人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会生老病死。作为医生的您,如果患病或许就可以感受到患者的心声了。而作为患者的您,或许也会有做医生的亲朋好友,和他们聊聊或许您就可以体会到医生的不易。当医患双方都能相互体谅时,和谐的医患关系或许就不远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医疗事故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663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民或之争
你好,向卫生局申请医疗事故鉴定,鉴定是否存在过错。
医生用药错误患者致残
你好! 应当及时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或司法鉴定以明确医院的责任及责任大小!双方可以协商处理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通过诉讼解决!
我是HIV患者
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医生隐瞒病人病情
可以收集整理相关的证据材料,要求医院赔偿损失。
18岁孩子把亲戚家6岁小姑凉猥亵了,3天前被报警抓进去了,现在在看守所。
从法律角度,猥亵幼女行为会受到严厉处罚。根据《刑法》规定,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特定情形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考虑到受害者的年龄和心理状况,
中考户口所在地填错对录取是否有影响
中考户口所在地填错时,首先应立即与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联系,核实错误并尽快更正。同时,了解当地中考录取政策,看是否允许在录取后进行户口信息的更正。若因填错户口导致
您好网贷提现说我银行卡号填错了冻结让我手持身份证拍照片我知道是骗子
首先,您应立即联系网贷平台客服,核实情况并寻求解决方案。同时,向银行方面确认是否真的有冻结情况,并了解解冻流程。切勿轻信要求提供敏感信息的电话或信息。
你好,请问一下,我的父亲去世了,继母有权处理房子吗
您好,继母处理房子需分情况。有遗嘱按遗嘱继承;无遗嘱则依法定继承,与其他继承人共同处理。操作时需确认遗嘱真实性、合法性,或与其他继承人协商分割方案,必要时可寻求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